塞外人語
希望之旅
梁幹潮
慈幼會自2001年開始在蒙古服務至今已經有24年了,我們也開始構思如何準備慶祝廿五週年銀慶。在構思的同時,我們感受到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十分迅速,但似乎缺乏整體的發展方向,一些服務的持續性不足,以致有些尾大不掉的感覺。人力資源無法跟上我們的發展速度,雖然不時有新傳教士加入,但由於氣候、文化、飲食等差異,也有不少傳教士無法適應而離開。此外,近年來由於疫情、政治、氣候變化等因素,我們的經濟資源也面臨極大的困難!面對這種種的挑戰,我們慈幼會士決定全面檢討目前的宗徒工作,並作出更新以迎合今日蒙古社會和青年人的訴求。鑑於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時間反省和討論,所以我們分階段進行探討和計劃。
去年四月,我們抽出三整天的時間放下所有工件,全體會士聚集在教會的退省中心進行第一階段的反思。在這三天內,我們羅列了目前所有的宗徒工作,並分享了每項宗徒工作的成果、困難和前景等。經過三天的討論和分享,我們對目前的工作有了共同的認識,這有助我們日後共同策劃將來。
在完成第一輪的現況分析後,我們開始第二階段的研究,由一個專責小組收集我們的使命伙伴的意見。我們製定了問卷供使命伙伴回答,並透過與其中一些人進行小組和個人會面,收集了他們的意見,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入反思的內容。整理好他們的意見後,我們將綜合報告發給全體會士進行反思和硑究。
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收集資料去引導我們進行反思,第三階段的工作才是正式策劃未來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為期一周。今年一月五日,主顯節晚上,我們全體聚集到達爾汗,翌日早上正式開始為期五天的大會。為確保這次大會能取得具體成果,我們特別邀請了一位來自美國的專業人士全程在線帶領我們制定計劃。
在專家的帶領下,首兩天我們再次系統性地分析了慈幼會的蒙古代理區的強項和弱項。然後,從第三天開始,我們詳細列出我們所有的服務工作和將要開展的計劃,並就日後宗徒工作的優先次序達成共識。 隨後,根據我們在第一、二階段收集到的資料和確定的優先次序,我們進一步檢視每一個團體的工作,為每個團體制定重點使徒工作。
一週的大會看似時間頗長,但當我們真正投入分析和討論時,時間卻顯得不夠。最終,我們止步於定出每個團體的優次;而每個團體按優次而作出重整的「策略性計劃」則交由每個團體在「計劃及發展辦公室」的協助下制定。當五月集齊所有計劃書後,我們可能還會召開第四階段的會議,制定全面的重整計劃。我們希望在慶祝慈幼會到蒙古服務銀慶時,蒙古的慈幼會將展現一個更新了的面貌和發展的藍圖。
在這次重組計劃中,其中一個最重要和急切推行的項目是首都烏蘭巴托學校的重組。有見於職業訓練學校的全人教育成效、福傳成效、經濟效益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困難,我們多年前已開始了重組的計劃;經過此次會議的共識,我們決定不再猶豫,加快計劃的實行。我們決定申請在下學年九月開辦小學和初中課程,首先開辦小一、小二和初一、初二等四個年級,同時加大籌款力度建設新校舍。同時,我們逐步將職業訓練的三年制學課程轉為一年和短期課程,將普通學科的老師調配到新的中、小學。這樣一來,我們不僅為青年提供職業訓練,幫助他們投身社會工作,同時也為青少年提供完整十二年的慈幼會教育,其間對他們潛移默化的福傳工作也將會得到更大的成效。學校的經濟收益也將有助緩解我們沉重的經濟壓力。
這個新學校計劃的規模龐大,我們預料將會遇到許多預見和未預見的困難。然而,在這望德朝聖的聖年,我們懷著望德祈求天主的祝福,使我們為祂的光榮所作的一切會得到成功,造福更多本地的青少年。同時,這計劃的成功也有賴讀者諸君的支持和參與。
願天主彰顯祂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