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4 總會長贈言主題介紹(三之二)

 

  1. 一個帶著需要、需求……的人類家庭

每人都被召喚,認清自己在世上存在的意義:那就是在人類大家庭中,活出一種健康和友愛的格調。這酵母的比喻和贈言的指引,會引導我們進入時間和人類歷史的動力中,進入這個充滿挑戰的人類大家庭中。

麵團中的酵母需要時間來發酵。

正如教宗方濟各所說的,這個有特殊意義的天主的時刻,邀請我們進入新的動態-時間比空間更為重要的動態。[1] 尤其在今天,當虛擬數碼的網絡,把我們領進一個即時、互動的交往新生態中;我們極須要加強自己對時間的意識:無論是在生活、工作或與人溝通上。這是非常重要的。

建設人類的大家庭,是我們所有人的任務。我們身邊有美好的事物,但亦有我們未能夠克服的傷痛。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說:「每一代人都必須繼承前人的努力和成就,制定更遠大的目標。這是應世之道。行善並非一勞永逸的事,而愛、正義和團結關懷亦非如此。我們必須每天為此努力,不可只緬懷過去的成就,而自我陶醉,停滯不前,猶如我們可以漠視一個事實:許多弟兄姊妹仍遭受不義對待,這是我們所有人必須正視的挑戰。」[2]

因此,我們確認在人類大家庭中,有著如此多樣的需求和需要:

a.需要正義和尊嚴:為最弱小和被遺棄的人

(FT,15-17;18-21;29-31;69-71;80-83;124-127;234);

b.需要真理(LF 23-25;FT 226-227)

c.需要和平與博愛(FT 88-111;FT216-221;ChV 163-167);

d.需要天主(LF 50-51;LF 1-7;LF 35;LF 58-60);

e.需要照顧我們共同的家園(參見 Laudato Si');

f.需要……

我們不應把今天要做的善行留到明天才做!作為鮑思高慈幼家庭,我們被召成為人類大家庭的酵母。憑這願景——酵母擁有的福音動力——我們要加深了解和確認;即對在世界各地跟我們工作的平信徒,以及鮑思高慈幼家庭內的平信徒;加深了解和確認他們在神修、宗教、基督徒聖召各方面的富藏。更要珍視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中,存在著的生命的恩寵、信仰的力量、家庭中的美好傳統,以及生活和工作的經驗。

  1. 平信徒:「從內部把世界聖化」的基督徒

某種說法把修道生活看作修德的唯一途徑,而信徒的生活與修德根本沒有或僅有很少的關聯;這實在是大錯。可幸,這種分割不是經常在歷史中出現。

(1) 從天主是父親這點,可以引申至我們都是兄弟姊妹。而這種共有的家的情誼,會衍生出對團結、愛德與共融的渴求。

(2)聖子道成肉身的奧蹟給我們說,任何現世的事物,都可揭示天主的奧秘。

(3)聖經確認人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故此人(的生活)是與神聖事物相遇的最適合場所。「難道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這聖神是你們由天主而得的,住在你們內,而你們已不是屬於自己的了嗎?」 (格前 6:19)。[3]  

「從神學說,整個教會的屬世性源自:對教會與世界關係的理解,以及司祭、先知和君王職務的共享。每一位已受洗的信徒,作為教會的成員,必須協助促成天主救恩的臨現和天主國的實現;藉此服務世界。各人會以其獨特的方式,履行或發展這種屬世性;因而產生多樣化的職務和功能。如此,在某程度上,給世界、給世事的進程和給社會作臨在、參與的見證。」[4] 教會的平信徒,特別是身為慈幼家庭成員的平信徒,均被召以其在俗的生活、通過各人在家庭和在職場中的獨特角色,把福音的價值帶進當下的社會,並予以促進和維護。從而促成世界的聖化,讓天主的國得以在此時此地建立起來。

論屬世性,如果說它是教會特有的特徵時,但指的只是教會成員的一部分,即平信徒;那是錯的。就好像說在奉獻生活聖召中、或在接受了鐸職的奉獻生活中,沒有屬世性的幅度,這實在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藉承認他們(平信徒)的尊嚴,教會確認了他們在教會內的功能,和他們在教會中的必要性。大公會議認為平信徒的使命是 「管理世俗事務並根據天主的安排」和「從內部把世界聖化」。平信徒蒙召「使教會能在某些地方和環境中,存在和發揮效能;只有通過他們,教會才能成為地上的鹽」。 這是說,教會已在世人前,確認對平信徒的需要。通過他們,教會可以進到往日無法進到的地方。」[5]  

如果我們獲告知有人來過我們家,我們定會問清楚是誰。作為基督徒,我們對聖神不斷的來訪,也要有這種態度。「為天主而活」,就是願意在人生中,探索生命的豐盛。人若要被稱為神聖的,先應富有人性的美善。為天主而活,意味著懷有一份樂於探索的心,相信世界充滿驚喜、充滿「天主的驚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要有一種切願,-—是可讓他人感到的,切願協助恢復世事世物的秩序,好彌補人類過往對這秩序的擾亂和破壞。

  1. 鮑思高慈幼家庭被召作酵母

在慈幼會歷史上,有一事件,是特具啟發性的,那是1855年6月24日洗者若翰的瞻禮:在華道角慶禮院舉行雙重的慶祝,大家都歡喜雀躍地參與慶祝 ……首先是慶祝都靈城的主保洗者若翰,同時也慶祝鮑思高神父的主保瞻禮。大家都向他祝賀,而鮑思高神父的回應,更是慷慨的。

6月23日晚上,鮑思高神父告訴他的孩子們說:「明天你們要給我慶祝,我先多謝你們。就我而言,我想送給你們最想要的禮物。因此,每人用便條寫下你想要的禮物。我並不富有,只要你們向我要的不是一座皇宮,我會盡力滿足你們的。」 當鮑思高神父閱讀便條時,他發現一些嚴肅的要求和一些有點奇怪的要求。有人寫了要,『一百公斤的牛軋糖,這樣我一年四季都可吃得到』,而另一人寫了要一隻小狗,『來代替我留在家裡的那隻』。道明·沙維豪的朋友羅達(Giovanni Roda)寫了要『像特種輕步兵所用的小號,因為我想加入樂隊』。」

相反,在道明·沙維豪的便條上,只有六個字:「幫我成為聖人。」

鮑思高神父叫了他來,給他說:「當你母親做蛋糕時,她會有一份食譜,寫下要使用的各種材料:糖、麵粉、雞蛋、發粉(酵母)……

要成為聖人,你亦需要一份食譜;我會送給你一份作禮物。然後要你把這三種成份,好好調和。

  • 第一:要快樂。凡是使你憂心不安的,都是不討天主喜悅的事。扔掉它。
  • 第二:要勤謹讀書,熱心祈禱。在課室裡,專心學習,用心做好自己的功課。在聖堂裡虔誠地祈禱。
  • 第三:盡力幫助別人。即使需要犧牲,也常常設法幫助你的同學。聖德的秘訣都在這裡。 」

道明·沙維豪想了想。他似乎已經有了第一第二的兩種成分。

至於第三-—盡力幫助別人,他覺得自己可以作更多的考量,找出新的事項,然後實踐。從那天起,他開始努力嘗試。

就像母親做蛋糕的食譜,其中包括了糖、麵粉、雞蛋和一點發粉(酵母)……鮑思高神父為他的孩子們提供的「聖德食譜」,就像(在1855年6月24日晚上)給道明·沙維豪的「食譜」,其中包括:要快樂;要勤謹讀書,熱心祈禱;要盡力幫助別人。那是一個全面性的聖德計劃,在天主放置我們的小天地中,作酵母。

在本會神恩性的創始期,可看到來自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專業背景,不同身份的人士,所形成的共融;他們受到鮑思高神父所提出的神恩性使命的感召。這就是華道角慶禮院,從1841年到1859年,18年初創期所有的特色!在會憲的初稿中,明確地寫下了這特色:天主子民的聚合,以不同的方式合作起來,為挽救處於險境的青少年,教導他們成為「熱心的教友和正直的公民」。由此可見,從開始,我們已是一個天主子民的聚合:這是我們神恩和使命的本質。

我感到有一份迫切性,要向整個慈幼家庭,指出我們要面對的:整個慈幼家庭已蒙召,在今天的世界中、在人類的大家庭中成為酵母。為能成就這事,我們必需在共融中團結起來。我曾強烈的向慈幼會所有會士呼籲,我們必須推行與平信徒共負使命。(這呼籲亦是對整個慈幼家庭的)。若我們忽略這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便會無路可走。

我看到「在第24屆全代會中,我們對梵二的共融教會學,作出了神恩性的回應。鮑思高神父開始在華道角慶禮院的工作時,已邀請不同的平信徒、朋友和合作者參與其中、參與他的使命。 他很快便「推行了神職人員、男女平信徒的參與工作和共負責任。」[6] 因此,即使我們感到有點抗拒,但這是一條必經之路。這是跟從鮑思高神父的路,亦是24屆全代會所提出的:在使命上與平信徒共負責任的工作模式;是「在目前環境中,唯一可行的實踐模式」。

使命的最終目標是,藉著挽救青年,進行改善社會。這讓我想起了 2020年的 贈言(「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熱心教友和良好公民)。預防教育法不僅作個人教育,更「追求他們現世和永恆的快樂」:它旨在保護「社會裡最脆弱,也是最寶貴的一群」(憲1);以免他們,墮進邪惡的惡性循環當中,給教會和社會帶來破壞。在鮑思高神父的眼中,他們可以成為社會的未來和進步的最大資源。鮑思高神父這不怕冒險的遠見,以勤奮、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對障礙……這完全出自他對社會變革和向青年福傳的寬宏願景。

在欽佩會祖目光遠大的同時,我們更要增強我們臨在青年世界時,應付出使命的能力,使這臨在能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我們要激勵所有關懷青年問題的人,攜手面對目前和未來的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案;應避免停留在只把青年視作問題(害怕他們)的態度。

鮑思高神父沒有參與政事,但他可以跟各級政府的人員交往,因為他們清楚看到,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謀求青年的福利。因而,無論是關心社會的、服務大眾公益的或投身政治的,都會對他表示認同,對他表示支持。在今天,若我們能懷有像鮑思高神父般的造福青年的熱忱,特別是那些按神恩,要我們照顧的一群;那麼人們自然會樂意聽我們的聲音-— (而不僅只在告解亭內) 。這樣,遵循教會由梵二至今日的訓導,讓教會走進世上被邊緣化的地域。可是,若無慈幼家庭成員的協助,這使命是無法實現的。

(待續)

[1] 讓我們拒絕被剝奪希望,或者讓我們的希望被阻礙我們前進的簡單答案和解決方案所蒙蔽,「碎片化」時間並非將其變成空間。時間永遠大於空間。空間強化了過程,而時間推動著未來,鼓勵我們滿懷希望地前行。(教宗方濟各, 信德之光  Lumen Fidei no. 57)

[2] Fratelli Tutti 《眾位弟兄》, 8 and 11.

3 CLARETIANOS, Ciudad Redonda, “Vivir para Dios: dimensión política de la Espiritualidad Laical” pdf

[4] BERZOSA, R., “¿Una teología y espiritualidad laical?” Revista Misión Abierta, (mercaba.org/fichas/laico).

[5]Nicolás Núñez, L.C., La vocación laical en la Iglesia. Una reflexión desde la perspectiva eclesiológica. Ecclesia, XXIX, n. 3-4, 2015 – p. 218.

[6] GC24, no. 71.

標籤

about 2023—24 總會長贈言主題介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