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Francesco-di-Sales

聖方濟 · 沙雷氏 (St. Francis de Sales)

方濟於1567年8月21日出生於撤窩公國(Savoy)。1602年被祝聖為日內瓦主教,他貢獻自己的一生,為求已接受基督新教(加爾文教派)的沙布萊省( Le Chablais)的民眾,重返天主教信仰。藉著多方面的活動,他教導所有的基督信徒,都能獲取適合各自行業的靈修。他全心履行作為牧者的職責,以簡樸的心去接待簡樸的人,與基督新教徒討論神學觀點,將「入德之門」介紹給願意為基督服務的人,向他們介紹天主愛的秘密,細心地讓平信徒能度靈修生活,使虔敬的生活變得愉快及渴求的。他善用文字媒體,推介文化,以愛心及謙卑的智慧來接待每一個人。

他於1622年12月28日在法國里昂去世,於1665年被冊封為聖人。教宗庇護九世於1877年宣稱他為「教會聖師」,更於1923年正式宣稱他為公教傳播工作者及作家的主保。

節錄《慈幼家庭聖德》

聖人教你成聖 -- 聖方濟 沙雷氏 (St. Francis de Sales)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一百八十二期

聖方濟 沙雷氏生於十六世紀 (1567-1622),是日內瓦的主教,慶日為一月二十四日,是新聞工作者的主保。

方濟 沙雷氏出生於富裕家庭,長大後在著名的大學進修,並取得法律博士學位。

十八歲時,他突陷於失望的誘惑,恐怕自己喪失恩寵,死後會墮入永火地獄,但他說:「主啊!我死後縱使無法享見你的聖容,無法愛你;至少賜我今生能時時刻刻愛你。」接著他跪在聖母像前祈禱,失望的誘惑隨之消失。

一五九三年,聖方濟 沙雷氏受祝聖為神父,他是一位出色的講道者及靈修導師。他認為「成聖」絕不是神職人員和修道人的專利,而是所有基督徒皆可以做到的。......

”顯示更多”

當時,教區內的基督教勢力極大,方濟 沙雷氏甘願接受主教的派遣,勸化六萬個反對教會的基督徒。他編撰及派發了很多小冊子,並且到處講道,這份艱辛的工作使他多次處於死亡的邊緣。經過他五年的努力,信友的信仰得以堅強,皈依人數超越四萬。

一六零二年,方濟 沙雷氏獲祝聖為主教。其後,協助創立聖母往見修會。方濟 沙雷氏有著暴躁剛烈的性格,但他與天主的恩寵合作,成為一位慈祥可親的牧者。

聖方濟 沙雷氏教我們成聖,他說:「無論我們是處於甚麼境況或從事甚麼工作,我們皆能成聖。」,「生命的滿全就是愛的滿全,愛是生命的靈魂。」

”減少顯示”

18210
20808-a

慈幼家庭主保 聖方濟‧沙雷氏 St. Francis de Sales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零八期

聖方濟‧沙雷氏在一五六七年生於撒窩 (Savoy),他曾在巴黎攻讀哲學及神學,更在巴度亞 (Padua) 取得社會及教會法律博士學位。當他領受鐸品後,受主教之命,盡力使 Chablais 地區的加爾文基督教徒皈化。當他成為日內瓦主教後,仍居於 Annecy 四出講道,更致力推行特利騰大公會議的改革。......

”顯示更多”

方濟以一顆尊貴及敏銳的心和人文科學上的學識,成了一位出色的神師,他甚至將成聖之道《入德之門》展示給所有人。他深明文字傳播的重要,召集了一批飽學之士於 Thonon 設立學院,深入研究大眾傳播的科學,並為年青人提供專業的訓練。他與聖婦尚達 (Jane de Chantal) 一起創立了往見會 (Order of the Visitation)。聖人於一六二二年十二月廿八日在法國里昂去世。他的慶日定在一月廿四日,是為紀念遺體於一六二三年這一天遷移回 Annecy 。

方濟於一六六五年被冊封為聖人,並於一八七七年宣佈他為教會聖師,更於一九二三年正式宣稱他為公教傳播工作者及作家的主保。鮑思高神父從這位聖人身上的宗徒工作、仁愛和人文主義,啟發出自己的靈感,因而選奉聖方濟‧沙雷氏為慈幼會的主保 (Salesian一詞源自de Sales)。

”減少顯示”

聖方濟・沙雷氏之《愛主真諦》出版400週年 (1616-2016)--斐林豐神父

慈幼(方濟沙雷氏的)神恩 兩位前呼後應的神恩巨匠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八十六期

作者:范達民神父
翻譯:余富強神父

慈幼神修是紮實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為它源自教會歷史上兩位劃時代的人物:聖方濟沙雷氏和聖若望鮑思高。

各位慈幼家庭通訊的讀者和朋友,祝新年快樂 !

願2022年,給你們來帶幸福與喜樂!

在2021年12月28日,星期二,我們開始了紀念聖方濟沙雷氏的一年;在2022年12月28日,我們會慶祝這位偉大聖人的逝世400週年,他是當代一位以溫和聞名的聖人。1月24日是他的瞻禮日。我們鮑思高慈幼會士(Salesiani di Don Bosco) 的名字,正是出於這位聖人,聖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

”顯示更多”

 

一天,鮑思高神父對一群在他身邊長大的青年說:「我們會稱自己為慈幼會會士(沙雷氏會士)。」就這樣,開始了這個美妙的「屬神創舉」;從而產生了今天鮑思高慈幼家庭。這粗壯的樹,深深紮根於聖方濟沙雷氏的神修精神。同時這慈幼家庭亦從另一位偉大的人物、我們的鮑思高神父處,取得每天成長的營養;特別是藉鮑思高神父的行事風格、推行的組織和靈活的適應性。

今天我要把這兩位慈幼神恩的巨匠,放在一起來談論,正是因為他們一個承接一個的,成了教會的偉大恩賜。實在,鮑思高神父曉得如何把這神恩落實於他的孩子的日常生活環境中;成為一代宗師。他掌握了聖方濟沙雷氏的神修動力,並在他給貧苦青年的教育和福傳工作上,加以運用。今天整個鮑思高慈幼家庭,擔負了讓這禮物保持活力的責任,並在教會和在世上傳揚它,讓眾人分享這禮物。

方濟沙雷氏和若望鮑思高,從搖籃開始就有很多象徵性的共通點。

兩位聖善的母親

聖方濟沙雷氏出生在薩瓦 (Savoyard)地區,那有溪流交錯的山谷,溪水源於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他的母親博伊西(Françoise de Boisy)很年輕時已懷了第一胎。一天她有幸在安錫(Annecy)瞻仰聖殮布;那有關耶穌苦難的講道觸動了她,那時她許諾,要讓腹中的孩子終身服侍耶穌。至於聖若望鮑思高,也是生於薩瓦地區的;他雖然不在是城堡裡出生,但他也跟方濟沙雷氏一樣,有一位慈愛和充滿信德的母親。一天麗達媽媽告訴她的兒子小若望:「當你來到這個世界時,我把你奉獻了給聖母。」而鮑思高神父亦會有一天,在都靈的這幅聖殮布前下跪朝拜。虔誠的母親會培養出聖人聖女——無論是像方濟沙雷氏般,在城堡裡;或是像小若望般,在窮鄉陋屋中。

傳說,方濟沙雷氏說出的第一句完整的句子是:「天主和我的母親非常愛我。」

實在,天主眷顧了方濟沙雷氏和小若望,祂賜他們心懷大志。方濟沙雷氏曾在巴黎和帕多瓦最負盛名的大學學習;而小若望則在咖啡館的閣樓靠著燭光學習。藉聖神的扶佑,他們能抱著總不言棄的心,面對人主的困難。終有一天,他們二人會「相遇」。

充滿恩寵的一年

聖方濟沙雷氏是教會歷中的偉人,而大家對他的敬重亦與日俱增;這都是因為他的洞察力、經驗和神修上的堅定信念,帶來了不斷擴展的成效。即使在他逝世四百年後,他對基督徒生活的教導、神修指導的方法、人與天主間關係的人文主義式的立場,仍能吸引今天的人。而鮑思高神父,就是演繹他教導的佼佼者。

在今年內,我們將舉行不同的活動,使大家更深入認識聖方濟沙雷氏、他的「慈幼」(沙雷氏)精神,尤其是通過鮑思高神父在華道角的神修經歷,認識這慈幼精神。我今天向大家致意,願上主祝福你們這新的一年;我亦邀請所有分享鮑思高神恩的朋友,一起品嘗慈幼神修那貼合人性的活力;這股似江河般澎湃的活力源自聖方濟沙雷氏、而藉鮑思高神父帶給我們的。以下我會介紹一些「慈幼精神」的金句,既是源於聖方濟沙雷氏內心的,更是鮑思高神父與他身邊的年青人,在生活中所踐行的。

  • 「天主的恩寵,絕不會未經我們同意而施工的。祂行事的力量,不是藉對我們的強制或約束,而是在於以愛吸引我們的心;祂不會侵犯我們的自由,而是教我們愛上祂。」
  • 這是聖方濟沙雷氏喜歡說的:「天主以慈愛的手引領我們;或許是藉聖召或一種呼喚;或許是通過朋友的聲音,帶來靈感或邀請,將我們吸引到祂身邊。有些時候,祂採取的是「搶先的預防」,因為祂常是先行的。天主不會勉強我們接受:祂會敲門,並等待我們給祂開門。
  • 「天主自會選擇在那些時刻、以甚麼方式向人呈現自己,及臨在他的生命中。」

聖方濟沙雷氏和鮑思高神父,都教導人把日常生活看作天主的表達。所說的愛,既是指從天主處接受的愛,亦是指我們回應天主時所表現的。兩位聖人都教我們,將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帶進生活中;並將生活帶進我們與天主的關係中。這裡說的正是教宗方濟各所樂道的隔鄰的聖人聖德的中階 (medius ordo sanctitatis)。

我特別欣賞天主子民在忍耐中所表現的聖德,包括:在那些以極大的愛,撫養孩子的父母、那些努力工作養家糊口的人-男的女的、患病的人、總是帶著微笑的年長修道人;在他們每天的堅持中,我看到了戰鬥教會的聖德。很多時候,我們在隔壁鄰居身上發現這樣的聖德,那些住在我們中間的人,反映了天主的臨在。我們可以稱它為聖德的中階(一般人的聖德)

  • 「天主愛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做的好,而是全出自祂的美善。」

我們並不是由於感到「未能符合天主的要求」而要遵行天主的旨意;而是出自對天主慈悲的信賴。這是慈幼式的樂觀精神。聖方濟沙雷氏教導人,要以愛回應天主的愛:

  • 他祈禱說:「主啊!我會常常愛祢,至少在現世中我會常常愛祢!如果祢不讓我在永恆中愛祢,我至少會在今生中常常愛祢!......總之,我會常常信賴祢的慈悲!」

在以上的祈禱中,聖方濟沙雷氏所提出的危機(如果祢不讓我在永恆中愛祢),充份顯示出他神修的深度:抱著一顆愛主的心。他深信,天主愛的存在,那並不是在於有良好的感覺,而是在於遵行天父的旨意。這是聖方濟沙雷氏神修的核心,這也應成為整個鮑思高慈幼家庭的神修指引。

  • 「從天主的安慰走向賜安慰的天主,從興奮走向真愛。」
  • 「一切都出於愛,不要出於怕懼,因為促使我們去愛的是天主的憐憫,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勞。」

聖奧斯定說「除非我們的心靈能安息在祢內,它總得不到安息」。我們可以用馮.巴爾塔薩(von Balthasar)的話,說出聖方濟沙雷氏的心意:「啊,天主!祢的心,總不會得到安息,直到我們安息在祢內、直到時間和永恆融合為一。」而鮑思高神父所希望的是:願對基督的愛,帶領我們去愛護青年! 這是我們慈幼生活的基本態度。這對鮑思高慈幼家庭,不論是在今天或在將來,常是一項挑戰。

  • 「愛德是衡量我們祈禱的標準,因為我們對天主的愛應展現在對近鄰的愛上。」
  • 生活的祈禱就是:在進行任何活動時,都懷著愛主之情;如此我們的生活便成為持續不斷的祈禱。」
  • 「找時間停下來、靜下來,遠離喧囂和停不了的工作,這樣才能與天主傾訴;這是為我們自身的益處。」
  • 「在聖母瑪利亞身上,我們體會到,當天主看到人像瑪利亞一樣,懷著一顆完全開放的心時,天主會如何引導他去愛。瑪利亞藉著她的完全「自空」,接受了天主的圓滿;藉著她向天主的完全交托,她讓天主在她身上完成偉大的事。」

”減少顯示”

 

從內心做起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八十六期

作者:張冠榮修士

1567年8月21日,聖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在夏蕙的沙雷氏堡誕生;1622年12月28日在里昂去世。2022年,我們紀念沙雷氏逝世四百週年,並懷念他的聖德和對教會的貢獻,特別追憶他的嘉言懿行是很有意義的。今天,我想默念一句他常說的話:「培育從內心開始」(Formation is from within)。

我們知道鮑思高神父選擇了沙雷氏作為他修會的名字(Salesian Society慈幼會原文是沙雷氏會),也攝取了他的精神,作為自己修會的指導思想。鮑思高神父的第二位繼承人是歐培拉神父(Don Albera),他曾寫下:「至於慈幼會的教育法和原則,鮑思高神父抱持的,跟聖方濟沙雷氏是一樣的。」......

”顯示更多”

 

讓我們想想自由與教育的問題。現今的青年有很大的自由,但他們仍要追求更大的自由。教育者在這方面也遇到不少問題,正要他們深刻思考。聖方濟常想方設法使一個靈魂從內心成長,不單只要保護它免遭危險,還要使它有力地生活着。要做到這樣,沙雷氏認為主要加強人內在的裝備,把防禦建築在心內,這樣才不怕急流和風雨的襲擊。至於外表的防範,沙雷氏懷疑它的功效,於是只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培育從內心做起」(Formation is from within)。

沙雷氏不大同意在「溫室」中進行教育,他認為德行的力量不能在安穩中得着,而是在壓力下及在抗拒誘惑時賺取的。嚴厲的規格,各類的禁示,對現今的人來說,收效不大。真正的訓練必須從內心做起,也就是要培養出一種深刻的、個人的信念。

,依照沙雷氏的經驗,相信他是完全肯定和贊成鮑思高神父說的預防教育法。聖雲仙說:「沙雷氏絕對不會忽略各種禦防措施,尤其是對於未成熟的人。但他認為『愛』是那有機的活力,才能使人得到免疫力。」因此,我們更明白沙雷氏以下的說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愛!」、「在主的船上,所有划手都是自願的。」

基於上述原則,所以聖方濟從不下命令,他只會勸諭或請求。也因此,他不能容忍驕傲的人,這些驕傲的人會不惜一切,不論是用愛或用強力,都要使人屈服順從自己的意思。沙雷氏說:「這樣,你想比天主做得還要多。你想改變別人,好像他們都是屬於你的。」

有一次,沙雷氏在巴黎與貝德蒙席商討有關法國神職界改革事宜。貝德蒙席一開始就攻擊他們的衣着和舉止,但沙雷氏卻希望從他們的心靈改造開始。「我難以同意只從舉止、服飾、頭髮去改變一個人,我們似乎應從他們的內心着手… …內心是一切行動、工作的根源。如果內心有耶穌基督,外表行為很快就會顯示出來。」我們是不是也會埋怨學生校服不整,頭髮不合規格,要做的事就是要改造他們的內心。鮑思高神父說:「教育是一件跟心有關的事。」「如能得到別人的心,那麼一切都得到了。」

沙雷氏和鮑思高都在鼓勵我們要善待所有人。更提醒我們在宣講道理時,要謙虛,也要發自內心。沙雷氏說:「我喜歡那些出於愛別人,關心別人的宣講,而不是那些出於義怒的責備。甚至是對罪人,我們也要以極大的同情心去對待他們。」就像聖若望廿三世教宗的名言:「我是若瑟,你的兄弟!」

沙雷氏有時會被其他教內人士批評,說他對敵人太溫和。他回答說:「我尋求的是對他們的救贖,而不是為了困擾他們。」

加莫蒙席(Mons. Camus)說:「沙雷氏讓異教徒自由發揮,用最大的耐心來聆聽他們的說話......這樣形成了一種氣氛,當輪到他說話時,對方就樂意聽取,而他就能善用這時刻。」

慈幼會前總會長李載理神父(Fr. Ricceri)提醒我們說:「對待青年要多諒解,保持溫和平靜的態度,這樣一定可以得到良好的結果。仁者無敵!仁愛必勝!」

最後,讓我們聽聽沙雷氏苦口婆心的說話:「人的心是這樣的:你對它嚴厲,它就會惱怒。凡事都要平心靜氣地處理,千萬不要粗暴猛烈。粗暴猛烈只會破壞和產生憎恨。就算是做善功,若態度粗暴,也會變得毫無價值。相反,仁愛可以賺得別人的心,令人樂意為你效勞。」

”減少顯示”

聖方濟沙雷氏(一)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八十六期

作者:佚名
編校:張冠榮修士

生平簡介

童年

聖人於1567年8月21日,出生於撒瓦道冷鄉(Thorens, Savoy)的貴族家庭。父親Francis de Sales和母親Frances de Sionnaz皆為熱心教友,共育有十三個子女,方濟為長子。當時,撒瓦是一個獨立的公爵管轄區,但與法國有密切關係,也受到她強烈的影響。父親曾服侍於法國宫廷,四十歲左右時退居自己的堡壘,度勤勞、虔敬的生活。面對新興的誓反教,他取笑說:「這宗教比我還年輕十二年!」......

”顯示更多”

 

小方濟幼年在家裡接受教育,導師是一位名叫Deage的神父。他六、七歲時,入讀他家附近的La Roache 學校,並寄居於一位老師家中;兩年後入讀Annecy學校。十歲初領聖體和領受堅振聖事;十一歲向父母隠約透露,有志做神父。十五歲左右,他察覺到很多人不愛天主,甚至憎恨天主,於是開始計劃如何加以補賠。他銘記聖經上的教訓:「操劍者死於劍下」所以他決定要用温和良善、愛德的方法攻打異端。

十五歲時,父親送他去巴黎Clermont學院,在耶穌會士的啓導下攻讀文學(拉丁文、希臘文、猶太文)、哲學、神學。為迎合父親的意願,他也學習馬術、劍擊、舞蹈,期間接觸到不少貴族家庭的成員,但他不愛世俗場面。他憶述:「我年少在巴黎求學時,極願成聖修全德。當時我認為祈禱時應持有這樣或那樣的姿態,傾側頭部,因為我見到一個聖善的同學這樣做。我實行了一段時間,但並不因此而在聖德上有所進步。」幸而他最後找到一位好神師。他幾年後寫信給La Riviere神父說:「我年青時,很努力修煉温和謙遜之德。」他一週內吃素三天,身上佩戴由鐵線組成的腰帶。對聖母瑪利亞,他懷有一種温柔的敬禮。

考驗

神秘學的作者們認為,天主特別寵愛的靈魂,在生命的某一階段會受到嚴峻的考驗,目的是讓他們體驗到,如没有天主的聖寵,他們一點小事也做不成,因此這些考驗的結果是深切的謙遜。

二十歲時,方濟突然感覺到,他自幼體驗到的熱誠消失了,覺得頹喪乏力、枯乾,不但開始對神業和從前素來欣賞的事不感興趣,祈禱時還會分心,甚至認為過去的虔誠只是幻想,整個人和心志處於深淵的邊緣。天主預定論的道理令他困擾,有時覺得已被天主預定下地獄。他向神師述說困擾,神師勸他說:「你深信没有天主不能做什麼善事,這是對的。但是你也該信賴天主。你的意願是向善,即使你現在感到軟弱。面對這個意願,天主不會不給你助佑。」

可是,神師的說話並没有使方濟平靜;他服從,但內心的困擾卻没有消失。他覺得被天主遺棄了,害怕曾犯了什麼大罪,連自己也不發覺。他仔細省察自己,將自己的缺失放大。研讀一位耶穌會士有關預定論的書後,他作了一個宣言:「如果我知道自己會被定罪受罰,我要全心向我的最高判官說:『我的天主啊!願祢的旨意承行。』在靈魂的痛苦中,我祈求天主改變祂的判斷而對我說:『我的兒子,仰賴我吧!我不要罪人的死亡,卻要他活命,我唯一意願是聖化你。放心,我的小僕人,你雖然不肖,但仍忠誠,既然你信賴了我和我的仁慈,又想在痛苦中也光榮我的聖名,來進入你主人的福樂中』。」

他的困擾尚未完全解脫。在聖母祭台前,他重唸宣言,並矢發終身守貞之願,突然考驗雲消霧散,他回復平靜。

適逢巴黎發生暴亂,大學封閉,方濟於1588年回到家鄉──鄰近日內瓦的Brens。父親期望長子將來做律師、當議員,甚至做君主的顧問,於是安排方濟和次子Galesio 去義大利巴度亞(Padova)攻讀法律。

譏笑和誘惑

當時,巴度亞城約有五萬居民,其中二萬人是學生。宗教生活濃厚,在聖安多尼大殿周圍,還有本篤會、方濟會、道明會及耶穌會的修院。方濟奉耶穌會士Possevino做神師,定下時間表:每天四小時攻讀法律,四小時攻讀神學。

那時候,雖然有不少勤學正經的學生,但仍有不少學生無心向學,尤其是一些還俗的修道人,生活放蕩。

方濟讀書勤謹,生活純潔,成了一些壞學生的眼中釘。有人想拉他進入他們的生活圈套,一起耍樂,但他不予理會。讀書之餘,他參觀了著名的巴度亞植物公園,欣賞大自然。在林立的聖堂中,他特別喜愛到一座聖母領報小堂祈禱,在此他的聖召逐漸成熟。

一天晚上,壞同學見譏笑無效,竟然動起武來!方濟泰然自衛和還擊,壞同學還不罷休,竟暗設陷阱,以異性來引誘他,但亦告失敗。為了抗拒這些誘惑,方濟更加嚴勤自律,以致健康也受影響,開始變得瘦弱,經常發燒,幾乎到了死亡的邊緣,但後來竟奇蹟地復元過來。1591年9月5日,方濟以最優等成績畢業,得到法律博士學位。日後,在《入德之門》一書內,他寫道:「如果因為我們想度虔敬的生活,在修德的道路上進步,邁向永遠的美善,而受到別人的批評、抱怨、冤枉,任由他亂叫好了!」他自身經歷過這個考驗。重返家園途中,方濟前往Loreto朝聖,在聖母的小屋裡,他重發貞潔之願。

前途

當時,父親己搬到La Thuile堡壘居住,年事已高,極欲為他成婚,未來的新娘是附近一位貴族的女兒,才貌雙全。方濟以機智而堅決的手段,擺脫了這項婚事。父親得悉長子有意晉鐸,暴跳如雷。於此同時,撒瓦公爵Charles Emmanuel有意封方濟為國會議員,但被他婉拒。

方濟的表兄弟Louis de Sales 神父從中協助,成功說服原是日內瓦的主教、但被放逐於Annecy 的Claude de Granier總主教,擢升方濟為教區議會首席議員(議長)。按他說,這個崇高的地位,多少能安慰父親的心。

經方濟温言勸慰,母親從旁遊說,父親終於允准:「我兒,照天主所指示的去做吧!」當時還没有修院,於是在1593年6月12日,方濟領受副執事職,穿著黑袍,搬入主教府。

安內西當時只有三、四千居民,過著傳統的教友生活,政教關係良好。1593年12月8日,方濟晉升司鐸,數天後就職成為議長。他接受邀請,到處講道,很多人向他辦告解。有人妒忌他對主教的影響力,曾設法誣告他。方濟捫心無愧,照樣生活。最後,主教為他澄清謠言,從此回復原來的和諧。(待續)

”減少顯示”

 

聖方濟沙雷氏與聖若望鮑思高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六十二期

作者:張冠榮修士

1月份既有聖方濟沙雷氏瞻禮日(1月24日),又有聖鮑思高瞻禮日(1月31日),趁這時間讓我們一起看看沙雷氏和鮑思高,比較他們相同和不同之處。

1.關於出生的時代背景

方濟沙雷氏生於1567年,法國和意大利之間的薩瓦(Savoy)。那裡背靠著尤拉山與亞爾卑斯山,王朝的首都就是都靈市。方濟的父親是一名貴族,在安尼斯湖那邊有他的城堡,其擁有的果園和農場,出產蜂蜜和每天新鮮的牛奶;又有許多僕人,以及許多房間。......

”顯示更多”

若望鮑思高則生於1815年,約是二百年前,那時是滑鐵盧戰役之後的兩個月。若望的父親是一名貧窮的農夫,家住在新堡的亞斯底,距離都靈約15里。他的家庭在豐年時還過得去,荒年時則很艱苦。若望3歲時父親過世。媽媽瑪加利大精明又信賴天主,為了維持家庭,她拒絶了幾次再婚的請求,她自己雖然不識字,但對小若望卻抱有理想,將他送去鄉村的學校裡讀書和寫字。

2.晉升鐸品之路

方濟在15歲那一年去到巴黎求學,進入了一所耶穌會的名校,父親要他讀法律,那時方濟已感到天主的召喚,自己私下再加兩小時學習神學。他完成大學後,到巴度亞去考取博士學位,當時約25歲。

父親對自己高大英俊而又聰明的兒子深感自豪,想他在國家議會佔一席位。同時又安排他與一位門當戶對的女子結婚。方濟婉拒了,並透露出他要做神父的意願,他的父親覺得驚奇,傷心和沮喪。然後一位做教士的親戚想出一個折衷的方法,就是讓方濟晉鐸以後,在教區裡擔當一個僅次於主教的職務。方濟的父親接納了這個提議,認為能夠保持家族的聲望,方濟終於在26歲的時候,升了鐸品。

當若望15歲的時候,母親盡力把他送進基愛理的中學。他投靠了一個裁縫匠,在那裡也學了些音樂。除此之外,他還做過鐵工、木工,甚至在桌球室裡工作。這些工作對他將來從事的教育事業有莫大的幫助。從9歲開始,若望在一個奇異的夢指引下,就有走向天主的傾向,那是一個不斷而強烈的意願,要他去當神父。

靠著信德,努力和恆心,他進入了修院,學習了幾年,終於在1841年6月5日晉鐸,還有2個月就是他26歲的生日。

3.不是天賦的温和

從天賦的本性來說,方濟和若望都不是溫和的。方濟記下如何掙扎著控制自己的脾氣。有一次,方濟溫和地接受了一項惡毒而非自己引起的攻擊,有一位女士替他不值,反對他這樣做,她認為應對那種人給予教訓。方濟這樣寫道:「啊,尊貴的女士,你要我在一刻鐘的忿怒之下,拋棄我用了18年苦修得來的、寶貴的心靈平安嗎?」

在修院裡,若望是公認最易動火的。在那著名的夢裡,他與那些不聽他話的孩子打起架來。有時情況使他的忿怒到達爆炸的程度,但他仍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氣。他效法聖方濟沙雷氏。他晉鐸時其中一個志向是:「聖方濟的愛德與溫和,將是我所做一切的指引。」

4.使命和傳教園地

方濟當時的使命,是去歸化北部一個名叫沙伯黎的地方,這地方的居民以前是信奉天主教的,但當時卻為極端而灰暗的賈爾文主義所佔有。因為那地方充滿敵意,無人自願前往工作。方濟接受了這使命。他遇到的偏見和頑固,有如一堵不能穿越的牆壁。有人下令見到他來時,要關閉所有門窗。但他保持平靜和有禮,並發起向每家每戶派發傳單的運動,漸漸賺得人民的皈依。他用了3、4年的時間使全境歸化,聖堂擠滿了數以百計的人,主日又聽到教堂的鐘聲,再次成為快樂的家庭日。

若望已經成為鮑思高神父,他面對的前景同樣令人氣餒。都靈市的青年令他神傷,城市正承受著工業革命浪潮的衝擊,青年湧入城中找工作及找住所,他們没有手藝,沒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鮑思高神父立志拯救青年,他組織遊戲、旅行及音樂會,他還給予他們公教的教導,教他們祈禱,將彌撒和聖事介紹給他們。奇夢中的女士說:「若望,不要用拳頭,但要用溫和…..」

鮑思高神父稱這些周末舉行的青年聚會為「慶日祈禱院」,並將之命名為「聖方濟沙雷氏祈禱院」,在這裡不用尖銳的言詞,更不用拳頭,對過失加以忍耐、寬容和諒解,對污穢、粗率無禮的青年表現關懷愛護。

他的事業不斷擴展,貧苦無告及一文不名的孤兒前來求他收留。他沒有經費,唯有走遍全城,向朋友求助。當寄宿生增加時,他的母親也來幫助他。他以前課餘學來的手藝,現在大派用埸,可以為學生提供服務。

5.工作對象

鮑思高神父專注青少年的服務,沙雷氏則以傳教為重。方濟沙雷氏不久被擢升為主教。教區裡劃分了450個堂區。他上任之後,處理主教的職務極為認真勤謹。他立即開始了為期4年的探訪,訪問屬下的每一個堂區,每一間修道院。我們可以看見他騎馬翻山越嶺,旅程方面,春天可說是輕鬆;夏天相當辛苦;冬天簡直是可怕。還有,他以溫和堅毅的精神,推行大公會議的議決,重視神職人員的培育,因為他覺得人民值得有好的牧者。

6.給我靈魂

在鮑思高神父的談話中他告訴他的助手們,聖母將分派給他數以千計的學生,還有聖堂、學校和工場。這些預言後來都一一實現。

1854年,鮑思高神父的事業已擴展至一間學校。裡面分別有工藝生和讀書生。他利用自己的工藝基礎來開設課程,在拯救他們靈魂的同時,也照顧他們的身體,指導他們謀生的技能。

「給我靈魂」這句口號,是鮑思高神父取自聖方濟的,他經常這樣說:「主,為愛你之故,給我要拯救的靈魂。」有一晚在夜禱之後。鮑思高神父對環繞著他的學生們這樣說:「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對你們說。我想幫助你們做一件我極關心的事,就是讓你們的靈魂得救。這個不是我在這裡與你們一起的主要理由,而是唯一的理由。」他不要任何一個靈魂失落,為這個目的,他需要一支充滿他精神的軍隊。

7.建立修會

在1859年12月,鮑思高神父的房間裡聚集了年輕的助手們。他直率地說:「你們已是慈幼人了,我們現在要更進一步。我給你們一個星期來做決定。你們之中誰想一生專務服事天主,要與我一起創立一個修會,在教會內成立一個新的團體?」1859年12月18日,17個人簽下了成立慈幼會的文件,鮑思高神父當總會長,另外還有一位神父,其餘都是鮑思高神父的學生,其中有些還是10多歲的青年。

後來慈幼會這支軍隊,人數成千上萬,而且傳遍全世界,一切都是靠進教之佑的聖母,她是修會的始創者和支持者。

同一位聖母亦推動他為女孩子做事。1872年,他與瑪利‧道明尼加‧瑪沙利羅合力創辦了聖母進教之佑女修會,簡稱母佑會。瑪沙利羅只多活了9年,但她卻留下一昌盛的修會。

至於沙雷氏,他選了尚達爾女伯爵,一位有4個子女的寡婦,在1610年6月6日創立了往見會。

8.羽管筆和印刷墨

沙雷氏有著清晰、仔細又提高人們心靈修養的道理,許多人覺得他能給人心靈的平安。他們開始寫信給他,方濟每晚減省一些睡眠時間,在閃爍的燭光下,用他那羽管筆寫出來的珍貴文字去安慰、指導,以及實實在在的幫助別人。這些書信傳流下來,在戰爭時遺失了一些,但仍有二千二百封這樣的信,存留至今。

其中一些信被編輯成書,裡面最出名的一本是《入德之門》,該書的主題是人人皆可做聖人。這部書成了暢銷名著,譯成多國文字,再版了一千次,第二部書《論愛天主》涉及人靈深處的期盼,亦是一部經典。1877年教宗庇護九世冊封方濟為教會聖師。1922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奉方濟為「公教作者和記者的主保」。

鮑思高神父晉鐸後,即發現人們需要清楚簡單的善書。於是他編寫一本為學校用的《聖教史》。後來他又編寫了一本《聖經歷史》和一本《意大利歷史》,糾正了當時的人對聖教會的誤解。為一般教友,他又開辦了一份名為「公教閱讀」的刊物,以保衛聖教,抵抗攻擊,這份期刊亦極為暢銷。鮑思高神父留下了不少著作和書信。

9.慈幼會與沙雷氏的精神聯繫

現在讓我們在以下的項目裡,欣賞慈幼會與沙雷氏的精神聯繫:

  1. 樂觀的人文精神:慈幼會會憲17:「會士在聖方濟沙雷氏的人文精神薰陶下,……欣賞現世的價值,尤其是那些青少年所喜好的事物。」
  2. 可見到的愛:「親愛的狄奧狄木,當一個人知道被愛時,他自然地以愛還愛。」(論愛天主卷二:8章35頁)「我們單愛青少年是不夠的,他們必需知道他們是被愛護的。」(鮑聖行傳)
  3. 溫和的愛:「這所祈禱院奉聖方濟沙雷氏為主保,因為誰願意委身這種工作,應取法這位聖人的愛德及溫和的態度。」
  4. 救靈的熱誠:「在我來說,救靈神火是我們可敬的慈父主要的德行。」(尚達爾證供171頁)「鮑思高神父每進一步、發一言、辦一事,都是為拯救青年……的確,他唯一關心的只是人靈。」(慈幼會會憲21)
  5. 完全的自我犠牲:「許多人像我一樣相信,方濟主教在他對貧或富的大眾廣施仁愛服務時,耗盡了自己的精力,並縮短了自己的生命。」(證供67頁)「我已向天主許諾,連我最後一口氣也要貢獻給我疼愛的青年。」(慈幼會會憲1)
  6. 中庸之道:「一個看來像聖方濟沙雷氏的人對我說:『工作和節制將使慈幼會昌盛』」(鮑聖行傳十二冊:466頁)
  7. 歡度此刻,適應環境:「就算整個世界翻轉了,我也不會掛慮;天主自有方法使一切妥當。」(證供168-169頁)「慈幼會會士是現實的,對時代的徵兆有敏銳的觸覺。他深信天主透過當時的境況,顯出祂的聖意。」(慈幼會會憲19)

10.天朝二聖

方濟和若望兩位聖人都與天主密切結合,到了出類拔萃的境界。雖然他們自律甚嚴,但他們那種體諒別人需要的精神,是令人感動的。他們的行實,就充滿了這些動人的故事。

鮑思高神父以無比的慈愛關愛青年,照顧會士,及身邊所有的人。而聖教宗若望廿三世在「一個靈魂的日記」上,多次提及聖方濟。「他是最温良的聖人!我的生命應跟他一樣。……對他人抱著偉大而又溫和良善的態度,這就足夠了!」

啊!方濟,聖人中最溫和者;若望,聖人中最體諒別人者。兩顆天堂上的巨星,你們已在天堂上與天主一起,請幫助我們追隨你們的芳踪,效法你們的嘉言懿行。

”減少顯示”

Bulletin_287_4.jpg
Bulletin_287_5.jpg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八十七期

作者:范達民神父
翻譯:余富強神父

總會長訊息
聖方濟沙雷氏——珍貴的禮物

「聖方濟沙雷氏的愛德和溫良應在一切事上引導我。」這是鮑思高神父在他晉鐸前所定的志向;亦是他在教育工作上所依循的。慈幼教育法 (pedagogia salesiana) 也是以沙雷氏(Sales) 命名的。

一位老師最近寫道:「每天,我都到教室裡走走。在這疫情前每當我進入房間時,孩子們都會前來擠在我身邊。現在情況不同了。四、五年級的孩子本想前來,卻停了下來。而一年級學生更靜靜地坐著不動,疏離地沒有半點反應。這讓我擔憂,他們表達感情的能力是否失去了。」另一位老師補充說,「我們看到在中學生中,自我防衛的意識明顯增強了。」因為父母告訴他們 「該與人保持距離。」......

”顯示更多”

今天的孩子帶著多大的孤獨感、抑鬱、欠安全感?這會持續多久?在教育上,我們可作些什麼?

鮑思高神父說「人先要感到被愛,才會表達愛。」溫和良善的美德並非與生俱來的。

對鮑思高神父來說,溫和良善並非天性的一部分。他憶述,在九歲「奇夢」中醒來時,因拳打那些咒罵天主的惡少年,他的手仍在作痛。

青少年時,有一次鮑思高用上蠻力來捍衛他的朋友類斯高木祿。他自己寫下:「『誰要再欺侮他,就要倒霉! 』有好幾個最高大和最無禮的同學,採取了共同對抗的姿態,更威脅著我,同時在高木祿臉上,狠狠地打了兩個耳光。那時,我被憤怒沖昏了頭腦。由於手上沒有棍子和椅子,我隨手抓住其中一人的肩膀,用他作為武器打其他人。立刻有四個人被打倒地,其餘的人轉身尖叫著逃跑了。」

事後,善心的高木祿責備了他,不應如此運用他的蠻力說:「你的力氣使我吃驚,天主給你這力氣,不是叫你傷害同學的。你要寬恕,以善報惡。」這忠告似在回應「奇夢」中那人所說的話。「不要打他們,卻要用溫和、愛德去贏得你的這些朋友。」

鮑思高因而不僅學會了原諒人,更認識到控制自我的重要性。他把這事銘記於心,並勉力處處保持溫和良善;誰知道他為此而付出多少努力。耶穌說:「溫良的人要承受士地。」

「我尤其鼓勵你,修練溫和良善的美德,因為它溫暖心靈、贏得人心。」—— 聖方濟沙雷氏

鮑思高神父在修院期間,接觸到對聖方濟沙雷氏的頌歌,深受感動。他的退省日記中記載了晉鐸前所定的志向;其中第四項是「聖方濟沙雷氏的愛德和溫良應在一切事上引導我。」

在為新創辦的慶禮院命名時,鮑思高神父毫不猶疑地說:「它將稱為聖方濟沙雷氏慶禮院。」 稍後,他對首批願意跟隨他生活的年青人說:「我們將稱為慈幼會士(salesiani沙雷氏會士)。」 「因為我們的使命,要求我們常保持冷靜與溫和,我們將自己置於這位聖人的保護之下,藉他為我們求得天主的恩佑,好能學習他卓絕的溫和與賺取人靈的熱誠。」

溫和良善——這美德「比完美的貞潔更珍貴」——是「愛德的花朵」、「是付諸實踐的愛德」。 聖方濟沙雷氏給一位年輕的修女院院長寫道: 「我尤其鼓勵你,修練溫和良善的美德,因為它能溫暖心靈、贏得人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歐培拉總會長用了整份公函,談「溫良(dolcezza)」的美德。他感到戰爭後各國,在他們的關係中,忽視甚或鄙視這溫良的美德。「這溫良的美德,要求人好好控制自己的個性,糾正缺乏忍耐的行為;管好口舌,向與你交往的人,連一句冒犯的話也不去說。溫良的德行要求人,拒絕並放下任何形式的「暴力」,包括在言行舉止上的「暴力」。歐培拉神父給我們留下這警句:「一次充滿善意的點頭,猶如一面鏡子,反映著一顆高貴的心:他的心願是把喜悅帶給所接觸的每一個人。」

溫和良善跟「鋪上糖衣」或「味道的甘甜」不同。後者庸俗地的描述甜的味道。

溫和良善不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控制不了的暴力才是軟弱的表現。溫和良善是和平、忍耐和謙遜等力量的表現。鮑思高神在行使權力時,總會把慈祥和堅持跟權力揉合一起。

這份溫和良善的精神,被深深植入初期慈幼會會士的心中;這是修會最早的傳承。我們千萬不可忽視它——更不用說失掉它;否則會嚴重危害我們的神恩身份。

對很多青年來說,跟慈幼家庭相遇時,通常感受最深的是那種親切感、感到受歡迎和愛意的關懷:這就是慈幼會的家庭精神。在修會早期,有人稱這是「慈幼會的第四個聖願」,其中包含著善良、工作與預防教育法。

我們無法想像,當處身於慈幼會家庭中 (包括慈幼會、母佑會、及慈幼家庭的三十二個組別) ,而見不到慈幼會的家庭精神這神恩特徵。教宗方濟各最近用了「華道角的選擇」,這富有啟發性的詞語,來描述這慈幼會的家庭精神。

今天我們的選擇是這慈幼式的仁愛、親情、親切感和臨在青年中。我們有一個寶藏,是從鮑思高神父那裡得到的禮物;讓我們勉力重振這慈幼家庭精神。

”減少顯示”

聖方濟沙雷氏與2022 的你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八十七期

作者:唐冠貽

我想和你分享奇異的時空,在2022年跳進 1622 年,400年前,一位從事心靈思想的偉大聖人,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逝世,而同年有4位聖人被封聖:

1 西班牙的聖德肋撒(St. Teresa of Ávila)在她的內心世界中大有作為,並贏得了「神慰狂喜 」。

2 耶穌會傳教士,西班牙的 聖方濟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 ) 大有作為,探索遠東世界 ,向亞洲傳揚和平、天國的福音,認識真天主。(2021年也是主耶穌的愛與福音,傳達菲律賓五百周年紀念。)

3 西班牙的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是耶穌會的創設者,建立了偉大秩序並影響世界 ,不僅是精神上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更提高了人類學術和大學知識文明。(由此自然地凸顯耶穌會在中國的奇能和化功。)......

”顯示更多”

4 意大利的羅馬地區有聖斐理伯內利(St. Philip Neri)藉着小團體服務和神修,培養出有愛心的青年,他拒絕升到組織的上層形式來立善功,寧願在一個小規模社區裡做善事。而在他出生(1515年)300年後(1815),鮑思高神父誕生了,受到啓發跟隨他的腳步,發展了「慶禮院 (Oratory)」 ,在天主教世界中建立了一個慈幼會,成為專心照顧大量青年人的偉大典範!

我驚訝地發現在1622年前後 ,是一段困難時期,中國和歐洲都在戰爭中,缺乏食物和充斥著各種疾病,在這期間,人們如何辨別,又仍能感謝上主的天恩慈濟,令各位聖人做得更多如此出色工作,影響後世,由渺小而變得如此偉大?這全都是遵循上天的旨意和聖神的啟發 ,並可以從聖方濟沙雷氏的傑作中得到解答。

各位聖人可以在對天主的,精神上的神慰和感恩情懷,解釋作為回報到達了天主的真道,並向我們展示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接近天主,踏上通往天堂的道路 。第一位去她的內心世界 (Inner),第二位冒險延伸到生活,和去遠方的外部世界(Outer),第三位建立一個大社團 (Big) 來服務上主與他人,第四位只是在小型 (Small) 有限的社區範圍內,為當地人民服務,當然首要在充滿天主的恩典和祈禱。

回顧我在鮑思高硏習中心服務9年,追求身心靈健康,拓展路向、目的、方法,尋找令自己和身邊所服務的主內兄弟姊妹幸福快樂的途徑,勇敢地進入不可知、不明白、不了解的神修境界,修練精神與物質世界 - 但可和諧並存,幸得神長和各位義工、同學、家長的支持,雖不完美但尚算達致和順的整合!最大的得益就是認識到,翻譯四本聖方濟沙雷氏《安慰心靈的思想》,令大家知道現代人生活如何、為什麼會迷失,但仍可能得到安慰!

正如400年前,世界局勢大亂的時候,聖方濟沙雷氏已經用最高能力,書文解釋真道精神,讓世人知道一切:希望來自上天 - 你們的天主!如果要分析聖人巨著,可以由敎會內最聞名,有很多人知道的《成聖之道》、《入德之門》着手。

但大多數抱平常心的平常人,想先得到心靈的慰藉,可以由《安慰心靈的思想》開始!當完成閱讀後,進而參讀《論天主的愛》,可更讓你了解天主的本質(當然我們也只是一滴水,是不可能明白一個海洋),但更重要的是由此知道,天主用了什麼方法愛我們人類!了解你應該主動去尋找,才能知道為什麼要去愛天主。

小結:

A) 如果你想安慰自己和身邊的人,你最好學習《安慰心靈的思想》(Consoling thoughts of St Francis de Sales)。

B) 如果你想知道天主的想法和關懷,你們最好學習《論天主的愛》/《愛主真諦》(Treaties on the Love of God)。

C) 如果你們想知道如何祈禱和準備永恆的獎賞,你最好學習並開始《成聖之道》/《入德之門》(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vout life )。

再三感謝陳鴻基神師指導分享:「聖方濟沙雷氏:文化與福傳乃需要潛移默化、本位化,真正從內心誘發出來的德性,才使人信服和嚮往的。祝福。」

”減少顯示”

聖方濟沙雷氏(二)

《鮑思高家庭通訊》第二百八十七期

作者:佚名
編校:張冠榮修士

生平簡介(續)

沙布萊

撒瓦原有八個州,其中一個沙布萊因宗教戰爭,陷於加爾文教手中,已有六十年之久。聖堂被破壞,修道人被驅逐,禮儀被禁止,也禁止給嬰兒付洗,許多人搬遷,其餘的人屈服。1593年Charle Emmanuel公爵收復失土,再次要求主教委派數名神父去照顧教友,他們會受到兵士的保護。

方濟和他的表兄弟自動請纓。老父聞訊大驚,哀求主教說:「我已將我的長子,我全家的希望、幸福獻出,為教會服務,但我不忍坐視他陷身虎穴,作一個殉道者」。主教幾乎讓步,但方濟神父請主教堅持。......

”顯示更多”

1594年9月9日兩位年青神父徒步出發,約行了30公里,到達阿林格斯(Allinges)堡壘駐軍所在地。當時沙布萊有三萬人,只有一百人仍是天主教徒。對此景象,方濟不禁流淚。翌日下午兩位神父去托農(Thonon)那地區查詢,得悉城中只有十五名教友。下一個主日,方濟便始在聖堂證道,有一些加爾文教徒在場,也有八個天主教徒。當牧師講道完畢,方濟登上講台,大多數加爾文教徒離場,有人還咒駡他,只有八個天主教徒留下,牧師下令不准聽方濟的道理,方濟與類思只得在鄉間逐戶講道。有一次,夜歸途中,方濟為群狼圍襲,只得爬上樹,在冰天雪地中,露宿一宵,數度在路上,遭暴徒洗劫,也曾遭受暗殺,生命幾乎不保。

12月26日,聖斯德望瞻禮,七個聽眾中一人表示要忠心信仰,至死不渝。

1595年初, 鑒於聽眾少,方濟靈機一觸, 在夜間編撰了許多傳單,內容生動,理論正確; 兩年來, 每週向人派發, 收效甚宏。 後人收集成書付印, 命名為《辯論》。

稍後,方濟決定在托農(Thonon)定居( Rue du Vallon)。 每天清晨,往Drance河對岸的小堂獻祭 。1595年 4月20日 20日 一位律師率先棄邪歸正。

方濟日間外出探訪,證道, 晚上與人交談,夜間編寫傳單,主日在聖堂證道,有時也與牧師作公開辯論。

1596年聖誕, 80名加爾文教徒宣誓歸正,初次在托農(Thonon)奉獻子夜彌撒, 約有100人參加。

五年之久, 方濟百戰不撓工作, 沙布萊教務改觀 ,誓反教徒幾乎全部歸正。

1597年春,格蘭尼埃(Granier)主教年老多病,極需要一位助手,至秋季終於說服方濟接受任命,當輔理主教, 不過祝聖禮押後。1598年冬季,方濟赴羅馬覲見教宗格肋孟八世,在教宗面前接受升主教前的考試。

1601年4月5日,方濟的父親逝世,留下八個子女, 其中若望,方濟準備晉鐸。 1602年 正月,方濟奉派往巴黎調解政教關係。 期間各方面都請他講道,並協助加爾默羅會在法國創辦修院。

1602年,在歸途中,到達里昂, 得悉格蘭尼埃(Granier)主教逝世。 當年12月8日 方濟升任日內瓦主教。 14日內在安內西就職。

善牧主教

自宗教改革以來,方濟是第六位日內瓦的主教,許多教產落在誓反教手中, 因此教區非常貧窮,他打趣說:「昔日宗徒們比我還要窮。」 一貫保持慈祥和善的態度, 從不疾言厲色。 這位35歲的年輕主教,原定每天研讀兩小時,為能深入了解他的牧職, 但不能如願以償,主教公署不停有人到訪, 每逢主日, 必上要理課 ,他的母親絕不缺席,數月後,因聽眾太多,必須分在三座聖堂舉辦要理課, 方濟最受孩子喜愛,有人抱怨主教,與孩子們傾談浪費光陰,並且有失體統。 日後全教區內每間本堂都有主日要理課。 為培育司鐸, 他召開教區會議, 實施脫離騰大公會議之議案; 振興對聖體的敬禮,改革墮落的修會。

創立往見會

方濟一向景仰阿維拉的德蘭修女(Teresa of Ávila), 但覺得她嚴謹崇高的精神 ,雖能引導特選之靈魂高飛, 卻不適合於他, 也會令一般的教友敬而遠之, 有些刻苦非常美妙, 但很難效法,能令人止步。 他想引導眾人之心回歸信仰, 他愛眾人的靈魂,強者以及弱者,尤其是弱者,因為他們是多數。他想給自己的弟兄們一把簡易的金鎖匙,開啟天國之門:這鑰匙大家都能操作。它就是愛德,基督救贖的果實:愛德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1604年四旬期,方濟在Dijon 講避靜道理時,遇見尚達爾男爵夫人(Jane Francis de Chantal ),其丈夫1601年秋季逝世,留下一子三女。 當地的總主教, Andrea Fremyot是她的胞弟,方濟接受做她的神師, 透過交談,更多次藉著信件來往,指導她。 三年後方濟向她透露一計劃, 要創立一個女修會,特別效法聖母往見表姐依撒伯爾時所流露的德行-- 謙遜,虔敬, 友愛。 因此也肩負某一程度的給窮人、 病人的服務工作。

1610年6月6日在安內西創立第一座往見會修院,共四個成員,以尚達爾為會祖和第一任會長。其會規簡單,沒有許多嚴謹的要求和刻苦, 但集中於承行天主聖意,樣樣事情為愛天主而做。 雖然外表很平常, 但他們是真正的修道人。 可是一則因時機尚未成熟,二則為了附和里昂總主教Denis Simon de Marquemont 樞機的建議, 方濟作逐步取消修女外出服務,而把修會改為隠修修會,但保留了初期樸素,自然的精神,也保留了原來的名稱,在方濟在世期間,又創立了12座修院。1618年4月23日教宗保祿五世予以批批,有人稱方濟為往見會的會祖,他打趣說:「別給我這個稱號,我不是會祖,相反我拆散了我本來要創辦的。」但天主所做的是不會消失。為貧困者服務的理想,數年後由另一位聖人,聖文生‧德保接受,待時機成熟,在巴黎他創立了仁愛會。此外,1673年12月27日,在Paray le Monial 的往見會會院裡,耶穌顯現給一位年輕的修女,吩咐他傳揚耶穌聖心的敬禮:「 看 !這個心多麼深切愛人的靈魂。」 這位修女就是聖女瑪加利大。(待續)

”減少顯示”

家庭通訊-聖方濟沙雷氐神修良方

中文書目

SNB0039.jpg

書名
成聖捷徑
Introduction to the Devout Life
作者:
聖方濟沙雷氏 著 / 李紹崑 譯
年份:1993
出版社:慈幼出版社

SF02

書名
愛主真諦
Treatise on the Love of God
作者:
聖方濟各‧撒肋爵
年份:2009
出版社:天主教上海教區光啟社

SF01

書名
聖方濟各撒肋爵
作者:
M.V. Woodgate
年份:1969
出版社:台灣光啟出版社

SNB0182.jpg

書名
論聖方濟沙雷氏文選
作者:
張冠榮 選譯
年份:2000
出版社:慈幼出版社

633912336949070920.jpg

書名
釋放你的心靈——聖方濟.沙雷的靈修
作者:
John Kirvan
納德 譯
年份:2008
出版社:上智文化事業

54350062.jpg

書名
溫良慈愛的導師聖方濟‧沙雷氏
作者:
Catherine Fino著
姚惠民 譯
年份:2012
出版社:良友之聲出版社

54350320.jpg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一)友情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7words-friends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一)友情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7words-Zeal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二)與我靈的牧民熱誠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依納爵式分辨之道封面設計完稿

書名
在平凡中尋找不凡
作者:
多瑪斯.戴立
林桂屏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上智出版社

7words-trust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三)信靠天主的上智安排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7words-will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四)尋求和跟從天主的旨意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7words-sacraments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五)告解聖事和聖體聖事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7words-sweetness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六)溫和良善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7words-Maria

書名
聖若望・鮑思高是聖方濟・沙雷氏的忠實弟子嗎?
比對兩位聖人神修的七道良方
(七)瑪利亞的臨在
作者:
Rene T. Lagaya詹尼・吉利內(Gianni Ghiglione)
慈幼會翻譯組 譯
年份:2022
出版社:鮑思高出版協會

神修系列-web-icon

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