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顧天主的創造
Phyllis
為配合今年的牧民主題,今年慈青牧民辦事處為院校的牧民助理和資深慈青舉辦了親近大自然(關顧天主的創造)的工作坊。
資深慈青培育
在10月11日重陽節假期的早上,20多位資深慈青來到粉嶺綠田園。他們希望透過這次聚會,學習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方式,並將其融入人類的持續文化中。
到達後,導師首先介紹了有機麵粉的製作過程,隨後慈青們親手製作自己的有機麵包。他們還嘗試製作再造紙,導師藉此提醒參加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節省用紙,並鼓勵將廢紙循環再造,而非隨意丟棄。參觀農場時,導師講解了各項有機耕種的基本觀念,幫助參加者進一步了解有機農場的實際運作原理。最後,慈青們亦親身體驗了耕種,包括翻土、造畦、下種、施肥澆水等活動。
下午份,部份慈青回到九龍鄧鏡波學校分享他們的感受。他們認為在繁忙的生活中回到大自然,使他們更加欣賞和感受天主的創造。聚會以朝拜聖體結束,慈幼青年運動專員潘銘智神父在晚訓時提醒資深慈青,在關顧天主的創造的主題下,每個人都應該與所有受造物建立連結─與天主、與人、與所有大自然的事物。在與青年相處時,要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使自己成為天主對他們的愛的有形標記,讓青年在我們身上看到天主的臨在。
牧民助理工作坊
牧民助理工作坊於11月1日在粉嶺寶血田園舉行。慈青牧民辦事處每年都透過工作坊讓牧民助理學習或經驗與該年主題有關的知識,好讓他們把經驗帶回院校跟青年分享。今年的工作坊參觀了寶血會的寶血田園,由寶血會莊晉宜修女帶領。
莊修女首先為參加者講解田園的運作。田園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讓受損的大地復甦,為土壤注入新生命。新生命不僅是表面看得到的蔬果作物,還包括泥土中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希望藉此恢復土壤的生物多樣性,使土壤能重新耕種出產作物,重新創造和孕育生命。
莊修女讓參加者親身體驗收割、翻土、撒種子、施肥和澆水的過程。她細心引導參加者在每個環節中感受天主對不同受造物的安排,並特別提醒牧民助理們在院校推動青年關顧天主的創造時,要讓青年記得所有美好的創造都是從天主而來,應以感恩的心去對待所有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