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我們可敬的傳教士李海倫修女
母佑會進教之佑中華會區於本年7、8月痛失兩位修女,一位是國籍的李美燕修女,另一位是8月22日在意大利去世的傳教士李海倫修女 (Sr. Elena Miravalle)。
李海倫修女於1931年12月20日生於意大利都靈,家中有祖父母、父母、六個姊妹、兩個兄弟和一位叔父。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家人的關係非常親密,且是受人尊重的基督徒,(她的父親自稱沒有敵人)。她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是平靜的、無憂無慮的。祖父母慣常在五月聚集附近熱心的鄰居唸玫瑰經,這成了全家人的日常活動。他們的房子裡掛著一個鐘,孩子們在晚上敲鐘,召喚鄰人唸玫瑰經。
李海倫修女渴望讀書求學,但由於戰爭,加上他們住的地方偏僻,遠離學校而無法達成願望,於是她去姨母那裡學縫紉,之後在離家不遠的裁縫店工作。由於她熱中於工作,裁縫師很欣賞她。
她們姊妹的關係非常親密,主日會一起去聖堂,又是堂區善會的成員。當慈幼會在基愛里的初學院為婦女開設慶禮院時,她們跟隨Diego修士加入慶禮院。由於祖母和父親是慈幼協進會的成員,她唯一接觸到的刊物是慈幼家庭通訊。故此,除慈幼會外,李海倫沒有認識其他修會,直到母佑會來開辦慶禮院時,她才第一次認識這個修會。她告訴神師D. Sirio,她不喜歡修女,甚至不喜歡瑪利亞.瑪沙利羅 (M. Mazzarello),她太嚴肅和刻苦,她喜歡鮑思高神父 (D. Bosco)。神師就告訴她﹕「妳應該感謝瑪利亞.瑪沙利羅,她給了妳跟隨鮑思高神父的機會。」她於是決定加入母佑會!
1959年10月李海倫進入備修院,她沒有遇到任何困難,可是對世界各地的政治和體育賽事感興趣的她,要「 與世界分離」了。1961年1月31她進入保守生階段,同年8月5進入初學院。24位初學修女中,她可說是頑皮的了,總愛鬧惡作劇。兩年的初學期在充滿姊妹情誼、平靜和奉獻精神中的環境中度過,在慈幼會D. Cesare Allocco的帶領下,李海倫進行了長時間的學習。兩年很快過去了,有一天,總會議員Madre Carolina Novasconi來訪,李海倫和Madre Carolina 交談,表達了想去傳教的願望。她建議李海倫不要告訴任何人,她會好好處理。李修女發願後留在初學院擔任助理,之後去了都靈參加裁剪和縫紉課程。獲得文憑後,她繼續留在都靈,預備11月底調派香港。有一天,Madre Elba Bonomi打電話給她,說:「我們考慮送你去越南,他們需要一名助理和一名女裁縫師。」她很清楚越南在哪裡,因為她早已關注到越南的戰爭。她並不害怕戰爭,她對自己將要去的傳教地方感到很滿意。
1963年11月,李修女首先到達香港,才知當時越南是屬於中華會區的。逗留香港三個月後,在1964年3月3日,她終於到達越南的西貢。在那裡,她開始學習越南文和協助照顧備修生。漸漸,她學會了越南話,並開始負責慶禮院事務、教授備修生要理和縫紉課,以及管理修院和慈幼會士的衣帽間。幾年後,她在教區學校教四、五年級學生縫紉。
越南的生活物質匱乏,但信仰和兄弟情誼豐厚,充盈著人性和基督徒的關愛。在團體裡,修女們彼此相愛,互相幫助。慈幼會士如同她們的父親、兄弟和顧問,給予她們靈性方面、物質方面的幫助、建議、指導和鼓勵。
戰爭仍在持續,此時共產黨已佔領中心地帶,區會長召回部份病弱或有危險的修女,只有李海倫修女和另一位傳教士及當地 17 個母佑會修女留下。
1975年4月30日:越南在北方共產黨的統治下重新統一。根據堂區神父和慈幼會士的建議,李海倫修女不得不返回距離西貢更遠的三河。她在共產黨政權裡待了一年零三個月,直到被發現並驅逐出境。這可說是痛苦和淨化的時期。1976年7月9日,Sr. Anna Persico和李修女與慈幼會士、耶穌會士以及宗座仁慈修女會士一起去了曼谷,她們兩人其後繼續前赴羅馬。由於Sr. Anna Persico懂得法語,獲調派往剛果,而李修女則到香港「聖母進教之佑會區」繼續維持與越南修女的聯繫。
李修女在香港一方面負起聯絡越南修女的任務,一方面開始縫紉的工作。當香港會區的初學導師和秘書莫懿德修女 (Sr. Lina Motter)生病,不能繼續擔任會區秘書的工作時,李修女雖然未受秘書的培訓,但仍願意協助,而且喜歡秘書處的工作。最終,莫懿德修女沒有康復,而李修女履行了她的承諾,繼續承擔秘書的工作。
李海倫修女一直在工作,直到去年(2023年)8月13日,她慶祝發願60週年的幾天後,她摔斷了右臂和左腿。醫生們對她的健康和強壯的體魄感到驚訝,因此決定為她的手臂和腿做手術。雖然手術很成功,但她的身體有點虛弱,也不像92年來那樣生活自如。這種對別人的依賴對她來說是很大的痛苦,但她以順從和信心去接受。她對每一個拜訪的人都微笑,也會逗人發笑,以免讓造訪者擔心。總會長和區會長商議後,考慮到她的狀況,認為她適宜返回意大利休養,也可藉此和家人團聚。李修女安然接受了安排。這位傳教士要離開我們,我們都感到不捨。但為了她可以得到更適切的療養,我們只好依依不捨的送別她,祝願她一切安好。怎料只是闊別4個月,在2024年8月23日,突然傳來她去世的噩耗,我們都感到非常震驚,我們要和這位親愛的李海倫修女永別了!
我們的心底裡都不禁泛起與她共處時的美好回憶:
李海倫修女總是堅強、勤奮、機智,愛說笑話。由於她喜歡照顧人,常常滿足人不同類型的要求,所以即使感到她的笑話不好笑,姊妹們都會開心地回應,這也讓她樂在其中。
她是一位出色的裁縫,幾乎全會區所有修女的灰、白色的會衣都是她做的。現在我們擔心誰能像李海倫修女那樣為我們做呢?如今我們減少了洗衣服的次數,盡可能延長這些衣服的「壽命」。
她富創意,而且手藝精湛,就算是剩餘的布料,只要我們給李修女一個圖樣,她就可以製作出孩子和大人都喜歡的小禮物。任何不起眼的碎布,只要在她靈巧的手裡就成為珍貴、有用的材料。
儘管她不懂中文,但她願意接收港、澳、台的訊息,以了解社會狀況,因此她可以寫會區的《日誌》和《歷史》。
她關心會區每位姊妹的情況,得到眾姊妹的愛戴。當我們見到她時,她總是微笑著、友善地接待我們,所以即使是性格最難相處的姊妹,要她接近她們也不成問題。
她對修會有強烈的歸屬感,熱愛閱讀總部發出的所有書籍、雜誌和消息。她喜歡上網閱覽意大利報紙、教會和修會的資料,這樣她就可以與時並進,不斷更新自己。眼前90多歲的她比我們懂得的、知道的更多,李修女對世界局勢的廣泛了解也幫助她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
李海倫修女熱愛祈禱,在團體裡她總是第一個起床做事,這樣她就可以早一點去聖堂祈禱,聆聽耶穌的話語,並和耶穌交談,這有助她在事情不如所願時平靜下來,所以她說:「每個人都認為我像天使一樣溫順,但其實我內心也有一團火,是耶穌的愛幫助我變得更溫順善良!」
李修女生活簡樸,熱心幫助越南的貧困兒童和青少年,肩負起「遙距收養」越南兒童計劃,投入大量精力在意大利尋找恩人。由於她通曉越南語,可以處理恩人與越南兒童和受助家庭的來往信件,這些年來,她就像越南兒童和他們的意大利恩人之間的一座「恩典」橋樑。
這些與李海倫修女的生活點滴,娓娓道來真令人回味!親愛的Sr. Miravalle,謝謝您一生奉獻給中華會區,您的生活見證是我們的榜樣。您從不會因為「 年紀大」而停止工作,相反您努力以信德和愛德來為修會和團體服務。相信聖母很愛您,在她的瞻禮日上迎接了您到天堂,請您繼續為我們轉求天主,給予我們修會和會區更多聖善的聖召,在天上繼續作越南的貧困兒童和青少年的「恩典」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