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胡子義神父的朝聖人生

詹志光

禧年朝聖者眾,人們魚貫穿過聖門,是懷著一顆懺悔的心,為獲得寬恕而感恩,且為踏過聖門進入天主境嗎?抑或是生怕自己不能多活二十五載,指望過聖門時,得拍下珍貴一刻的影像,為自己的遊記添上一筆,而不需要久等下一個禧年?有些朝聖者又說:「切望在旅途中遇上天主。」於是他們盯緊每個所到之處,識別地標或景點「打卡」位,爭取拍攝,不把天主的蹤影捕捉,誓不罷休似的;有些更標榜自己有浪漫旅遊之好,離開人群,獨個兒享受朝聖遊蹤。但是,若望福音第四章24節寫道:「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天主無處不在,處處都在,只要我們願意,也包括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若我們知行合一,生活中的每個行動都在朝聖,朝向主耶穌的面容,力圖肖似祂,因而得以肖似天主父;這面容不是單單用智能電話或攝影機便能拍攝捕捉,給你留下,且看近期被教會稱為天主忠僕的慈幼會會士胡子義神父,他的一生就是一個朝聖旅程,讓我們回顧他與主相遇的一些片段,展開他非凡的人生遊記,看看這位人生朝聖者,抱著的是何等的希望。

1920年,他五歲那年已被聖鮑思高所擁抱,得進入耶穌聖心慶禮院遊玩和學習天主教要理。該慶禮院由意大利西西里卡塔利亞市的外方傳教慈幼會修道院的修生,每主日到他居住村莊的聖堂裡主理,該聖堂是胡神父及後在七歲初領聖體之處,也特別敬禮聖若翰洗者和聖史若望。這事件被胡神父認定為是他年幼時最大的恩寵之一,在今年(2025年)正是這恩寵事件的105周年。

1926年,他十一歲那年,進入了西西里卡塔利亞市卡爾塔吉羅內的道明沙維豪寄宿學校讀書。該校由慈幼會主辦,收留孤兒,胡神父早年喪父,被接納為小工藝生,在該校由三年級開始學業。想必是天主的安排,讓他在校內長時間接觸及閱覽到由慈幼會出版的《熱誠於傳教的年輕人》定期雜誌,通過雜誌插圖的照片,他與癩病人結緣,又想必是聖神的光照,感召他立志為癩病人服務,最終使他前來遠東,以傳教士的身份,成為癩病人的真摯朋友,甚至父親。到明年(2026年)便是這聖召事件的100周年。

1935年11月,他乘坐遠洋輪船,萬水千山抵達香港,由現今已離世,但同是具有天主忠僕稱號的畢少懷神父接待,開始了在香港的初學生活。今年(2025年)正是這位傳教士事業啟動90周年。

1936年2月,他感染瘧疾,病情嚴重,曾寫信給母親,一邊感念母親的痛苦,一邊寄託在天堂再見的告別之意。他險些喪命,換來身體積弱,在長上勸告下,他錯過了在同年12月8日聖母無原罪瞻禮的發願,需要延長初學觀察期。因初願觸礁,他痛哭多次,悲慟不已,面臨嚴峻考驗,生怕自己的志向,達成無望。明年(2026年)就是他這巨大痛苦考驗的90周年。

可幸的是,1937年,在畢少懷神父特准後,胡神父在6月4日耶穌聖心瞻禮日成功發願,自此開動了他的神哲學進修,朝著成為一位司鐸的目標而進發。為可發願,他曾向聖母奉獻一個又一個的九日敬禮,也邀請修院團體裡的兄弟代禱,並作出誓言:如成功矢發初願,他願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癩病人。到2027年將是他這樣發初願並矢志為癩病人服務的90周年。

在今、明、後三年,我們將會度過一連串上述奇恩異事的周年,從中惦記及體味胡子義神父人生朝聖的妙遇。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禧年朝聖的旅行中深度地遇上了天主,但相信胡神父一直在聖體內、在教會團體裡、在人群中、在最弱小的兄弟姊妹(瑪25:31-46),尤其是癩病人身上,認出了主耶穌的面容來,與祂相遇。而且在過程中,想必還有聖母的陪同及助佑。過了教會禧年後,讓我們繼續追蹤胡神父在世時的人生朝聖足跡,為他的列品程序順利祈禱。

AI 模擬照片:胡子義神父乘坐遠洋輪船Conte Rosso 號1935年11月2日上午抵達香港

標籤

about 追蹤胡子義神父的朝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