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懲罰的信(一)

鮑思高神父

我親愛的神子:

我經常收到來自不同地方的邀請和懇求,詢問我在院舍裡被迫要施行一些懲罰時,應怎樣做,要我為各位院長、主任和老師提供一些規則,一些指引。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時代,一個細小的愚妄行為,也可能會帶出嚴重的後果。

為了滿全各位的請求,使我們可以避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更好地說,天主上智安排委託青年給我們,為了讓對青年的照顧能夠得到最佳的效果,我現在就給大家一些方向和忠告,希望各位能付諸實行,幫助大家進行道德、宗教和智能的教育這項艱難的工作。

我們採用的是預防教育法,它的精粹是疏導青年的心靈,使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教導,而毋須用外力去壓制。我想告訴大家,用了這個教育法就毋須用強迫的方法,而只需用忍耐和愛德。然而,人性有時傾向罪惡,故有時也要用嚴格的方法來制止,所以,我在這裡不妨向各位提供幾個方法,希望藉著天主的恩寵,帶來令人告慰的結果。首先的是,若我們想成為學生的朋友,期望他們得到真正的益處,要求他們善盡自己的職責,請不要忘記我們代表著這些可愛青年的父母,他們是我和慈幼會司鐸們努力學習的對象。如果你們要做這些孩子真正的父親,那你們必須要有一顆父親的心,不會無理或不公道地強制或懲罰他們,只會在逼於無奈,和基於責任的情形下責罰他們。

以下我想和大家說一說,在甚麼動機下才轉向強制;用甚麼懲罰;由誰施行。

  1. 永不懲罰,直至你們已用盡其他所有的方法

我親愛的神子,在我悠長的人生路上,我不知多少次引證這個偉大的真理!發脾氣比忍耐容易;恐嚇年青人而不是和他講道理;懲罰違抗我們的人而不是對他們仁愛地堅持;更適合我們失去忍耐的情緒,和保持我們的驕傲。但是,我肯定的真理,就是要向你們推薦愛德,如聖保祿對新歸依天主的信徒所表現的愛德 ──當他們不溫順和不回應他的熱忱時,他常為他們哭泣流淚,並苦苦的懇求他們。

我推薦給院長們,首先是要對我們年青的孩子施行慈父式的改正,這樣的改正必須在私下進行,如諺語說:「在愛德舍堂裡」。除非是為了防止醜聞,或補救發生了的事,否則不要當眾責罵任何人。

如果在第一次警告後沒有改善,可以嘗試告訴另一位對犯錯者有影響力的教職員。最後是與主商談。我希望慈幼會士像梅瑟一樣,平息對以色列人民產生「義怒」的天主。我很少見到霎時衝動的懲罰有甚麼益處,即是說,未嘗試其他方法之前而施行懲罰,其實是沒用的。聖額我略說,除了感情及溫和,沒有甚麼可以征服一顆像攻不破的城堡的心。行善避惡的心要堅定,並且要溫柔和明智。恆心不懈地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你們會見到天主使你們成為不溫順的心的主人。我知道這是完美的理想,正因這樣,不常在教師或指導員中遇到。他們自己也還年青,並不習慣接近兒童的方式,他們或施以標準的懲罰而一無所得,或將事情變壞,或不管對錯而對學生動粗。

這是罪惡為甚麼增多的原因,不滿的情緒甚至會在較好的孩子中擴散,糾正者無法做出任何好事。為了這個緣故,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常遇到一些頑固的孩子,他們不願接受好的建議,使我認為他們無可救藥,對他們似乎只能採用嚴厲的措施,但最後他們卻因愛德而回頭。有時我們以為孩子不理我們的指正,但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樂於合作的,只是我們用上錯誤的苛刻方法,要求犯錯者立刻及完全改正他們的過錯。我告訴你們,他們很多時認為自己的過錯不值得那麼大的懲罰,他們的犯錯是因為輕率多於惡意。當我召見這些幼小的麻煩製造者時,我會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們,問他們為何這般無禮,我得到的回答是他們被人「針對」,或他們被這個或那個長上迫害。當我平靜地查究事情而不小題大做時,我要承認過錯不如先前想像的嚴重,有時學生甚至是沒有錯的。因此我不能不傷感地說,某些學生變得桀驁不馴,我們其實要承擔部分的過失。我常注意到那些要求默靜、喜歡施行懲罰、要學生迅速及盲目服從的導師,他們本身卻不理會我或其他長上的忠告。我由此確信,一位絕不原諒學生的教師,卻對自己甚麼都原諒。所以,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令,第一步是讓我們小心學習如何聽命;要懲罰有效,首先是要讓我們被人愛戴而非被人害怕。但是,當必須實施強制時,我們又必須轉換方法,因為某些性格的人只能用嚴格的處理方法來控制。我們要知道用甚麼方式施行強制,但不要顯出忿怒的跡象。現在我們轉到下一個題目。

  1. 嘗試選擇適當的時機來糾正

聖神說:「每件事都有它正確的時間」。若你們要做這件不愉快但又必須做的事情時,便要明智地選擇施行的時刻,這樣才能使這件強制的行動收效。精神上的病痛至少需要與肉身的病痛用同樣的水平治療,沒有事情比錯誤醫治或不合時的醫治更危險。一個良醫只能忍耐地等候,直至病人能夠接受治療,再選擇一個適合的時間給他治療。我們可以從經驗知道何時是適合的時機,以我們良善的心去微調。所以,首要的是先要控制自己,不讓人知道你們的行動是出於脾氣或忿怒,因為在這種情形下你們會損失權威,而懲罰只會變得有害。

大家不妨回想蘇格拉底對令他不悅的奴隸所說的話:如果我現在不是忿怒,我真的會打你。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善於從微小的跡象,從我們面部的表情和聲音的語調作出判斷,我們的出發點是因為忠於職守抑或是因為忿怒。然後,我們不需要再作甚麼來令懲罰失去益處。他們年紀雖輕,卻知道罰他們必須合理。其次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犯錯時懲罰他,因為怕他還未醒覺,或未克服自己的情緒以了解懲罰的重要。苟若如是,他可能會心有不甘而重犯舊錯,或犯更嚴重的過錯。你們需要給他時間反省,平靜自己,完全承認自己的過錯,同時讓他感到作補償的公道和需要,從而使他能夠從經驗中得益。我常想到我主對待當時還是「口噴著恐嚇和殺害的怒熖」,激烈反對基督徒的聖保祿的方式,就是當我們遇上頑抗我們意願的人時,我們也應抱持同樣的守則。耶穌不是立刻把聖保祿摔在地上,而是經過一段漫長的旅程,使他有機會反思自己的使命。及後,他遂遠離那些鼓勵他迫害基督徒的人。在大馬士革城外,祂以德能和力量顯露自己,以溫柔的力量開啟他的思想,看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在這個時候,祂改變了掃祿的態度,從迫害者變成外邦人的宗徒,成為一個特選者。慈幼會士要以這個神聖的榜樣來陶塑自己,以受光照的忍耐和勤謹的愛德,以天主的聖名等候合宜的時機來糾正我們的學生。(待續)

(編者按:此書函鮑思高神父親撰於1883年聖方濟沙雷氏瞻禮)

(張冠榮修士譯)

標籤

about 有關懲罰的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