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人語【263】

延伸的手臂

梁幹潮

過去,我仍在中華會省服務時,已經歷了會省內學校的轉型。當時,由於會士年齡老化,加上不少年青會士因不同的理由而沒有投入學校的工作,所以在學校工作的會士人數相對不足。另一方面,修會方面大力推行對合作者的關注和培訓,所以會省也加強了對在校合作者的培育,而逐漸將學校的行政工作交由合作者推行。這樣,對合作者的培訓工作也變得迫切和重要了。

慈幼會在蒙古傳教地區的第一項服務,就是在首都烏蘭巴托開辦的鮑思高職業訓練學校。當時全體會士(四位)全都投入學校工作;隨著時間的腳步,慈幼會傳教士也由第一批投入服務的四位增加到目前的十位(期間不斷有傳教士離開,也有新傳教士加入),增幅為百份之一百五十。另一方面,我們服務的地區由首都開展到北部達爾汗、酷都,去年更接下了穌烏(Shuwuu)地區的福傳工作,所以服務地區增幅為三倍。服務工作由一間職業訓練學校開始,加入了一間兒童中心、兩個本堂、一間教育中心、圖書館、兩所青年中心、出版社,現更計劃在穌烏開展學校或教育中心,若單指服務單位而言,增幅為九倍!所以,傳教士的增幅遠遠追不上服務單位的增幅,對本土合作者的需求也顯得更加迫切。除了具體上傳教士人數不足之外,語言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由於蒙古語本身有不少方言,學習上來頗為困難,我們的會士大都只能應付日常應用的需要,而不能真正掌握這語言,也很容易弄出笑話,所以在日常的教育和牧民工作上,我們不時需要本地合作者的幫忙。他們在語言和文化上幫助我們不少,但由於他們對慈幼會的接觸和了解仍然未足,加上大部份都沒有天主教背景,或信仰仍未札根,所以對他們的培訓也是困難重重。

目前,在首都的職業訓練學校裡工作的會士只有「兩個半」,兩個為修士,一個是學校的校長,另一位是財務主任,另外那「半個」會士就是本人──學校校監(因為要兼顧很多其他工作,所以只能算半個)。學校的員工共有四十多位,他們都是我們學校工作的前綫合作者,而會士們都只是負責行政和指導的工作,今個學年才開始正式在課堂授課,堂數也只是每週兩節,所以學校的教育工作主要是靠我們的合作者。如果合作者明白我們的精神和教育理念,他們將會成為我們延伸的手臂,反之他們也可能成為我們教育福傳工作的絆腳石,所以培訓他們是我們其中一項必需進行的工程。

今年二月初,學生開始放寒假,所以我們為學校的員工們舉行了四天的培訓活動。二月六至八日,每天上午由校長修士個別接見員工,下午由本人主持工作坊。這三天的工作坊中,透過不同的活動和小組互動,使他們學習團隊精神,以及加強他們相互的了解。同時也藉著個人反省和小組分享,一起檢討我們在上半學年推行教育牧民方案的成效。三天工作坊結束後,第四天我們安排了一整天的郊遊,首先探訪了我們在穌烏的本堂,然後一起到山坡滑雪。這樣的郊遊亦有助促進我們的家庭精神。

四天的培育結束,我們仍未能評估成效有多大,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主!我們只按我們的能力去做,當然由於語言的障礙,即使我有很多東西想跟他們分享,但卻感到無法深入,固然有些無奈。然而,這樣卻讓我更感到天主化工的奇妙。我深信今天為他們所做的,總會在他們心中埋下一粒小小的種子,當種子發芽和成長,他們將會是我們在教育福傳工作上很大的助力。願天主繼續降福他們。

標籤

about 塞外人語:延伸的手臂【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