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

「家教」與「校規」

文文

聖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著重宗教、理智、仁愛,而在理智方面,我們必須令學生明白要守的規矩、守規的方法和好處,當孩子明白了,自然會主動合作。可是今日許多家長持著放任和自由主義,使孩子成為無王管的小霸王,當他們發現要管束孩子的時候,已為時太晚了。以下的例子是管教與放任的分別:

在一幢大廈的升降機口,保安伯伯正在打掃,一家人步出升降機,三個孩子馬上齊聲問候:「潘伯早晨!」老潘回應:「早晨!一家去飲茶嗎?」母親回答:「我們先去聖堂參與彌撒和上主日學,然後才去飲茶,拜拜!」老潘:「拜拜!真有家教!」升降機門又打開了,另一家人走出來,其中一個小孩踏著滑板車衝出撞到潘伯,潘伯連掃把也掉在地上,另一小女兒追著大叫:「車是我的,還給我!」他們一家就如此走出大廈。潘伯搖搖頭嘆氣道:「真無家教!」

「家教」究竟是甚麼呢?我們從小在家,父母總是教導我們:「食不言,寢不語」,這是朱子家訓中的名言;口不出惡言,待人溫文有禮,早上叫早晨,晚上請晚安,臉上當帶微笑,這是待人接物的態度。

父母不但以言教,還以身教。進食時注意小節:同枱吃飯,手肘莫橫,若是飲湯,讓人起羮,飲湯之時,切勿作聲,匙羮放下,也要輕輕,夾餸之時,切勿摷底,扒飯一啖,夾餸一箸;連夾幾次,便是失儀。在家中除了進食的禮儀外,在家時,父母會順著機會教育我們:衫要勤洗,鞋勿撻踭;早上起床,刷牙洗面,面目清潔,人都光鮮;還有:書勿眠讀,眠讀傷肺,眠讀傷目。睡不可遲;起不可晏,遲睡太勞,晏起太懶。看似蒜皮雞毛的小事,卻是修身健體的好習慣,從小學得,從細習慣,受惠無窮。

看今日的社會,表面繁榮進步,細看叫人歎息!小孩跟成人在食肆吃飯時嘈喧巴閉,手橫腳開,目中無人,飲湯唧唧連聲,令人厭煩,要揀自己愛吃的就飛象過河,左摷右摷,從底到面去挑選而吃,甚至有些父母愛子心切,代兒尋寶,這樣的身教只能教出自私一族,小霸王就是出自這樣的家庭。

我最重視孩子對家人的尊敬,長幼有序,父母早已有訓導,先敬長輩。所以,我會留心朋友家中孩子的禮貌,例如吃飯時是否先叫:「嫲嫲食飯,爸爸媽媽食飯」等等。如此一來,我心中便能對這家的家教有所評斷,因為在家學到的終身受用。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即使溫良儉讓,都是由小處開始。

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是頗有道理的,連父母都不愛的,能期望他愛國嗎?一碟美味佳餚在眼前,只顧自己選取最好吃的,能期望他會視兄弟如手足嗎?能指望反哺年老體弱的父母?近代的豪門爭產,兄弟姊妹對簿公堂,心中只有錢財房產,哪有親情,手足之誼何在?這都是因為不懂家教,太多父母只生養,不教導子女,這是無家教的一代,我真怕這代無家教又教出更難有家教可言的下一代。我們從家庭中成長,第一對啟蒙老師是父母,第一所學校是家庭,若家庭失效,沒有家教的人,世代傳下去,我真不敢想將來的人,能有良好的發展嗎?

不論學生或子女,都是必須教育的,父母是啟蒙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下一代的命運,一半是掌握在我們手中。

標籤

about 教子有方-「家教」與「校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