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慈青日 2024
Phyllis
2020年慈幼會全會代表大會(GC28)議決的一項建議:「我們與教宗方濟各一起,認識到科學所提供的證據,證明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急劇氣候變化,是真實的。空氣污染、食水污染、廢物處置不當、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不利於人類生活的其他環境問題,全都持續惡化。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正使我們的世界及其生態系統超出極限,削弱它們自身的能力,以提供對生命、發展和再生至關重要的資源和行動。」
從今年開始,慈幼青年運動除了每一年的慈青日,將會有慈青環保日,希望透過青年去推動青年參與這全球運動,促進環境和生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以照顧和保護人類生活,明白關顧天主的創造是每一個人的使命。
首屆慈青環保日於4月13日舉行,有70多位來自慈幼家庭院校的青年參加。是次活動在慈幼會修院以祈禱開始,及後慈幼青年運動專員潘銘智神父簡單介紹了慈青環保日的理念。他引用《願祢受讚頌》通諭提醒青年,天主創造萬物的美好,而人是有責任去保護及好好管理這大地。現在極端天氣的問題,首當其衝的是依靠大自然生活的人,例如:一群漁夫及農民,最後當然都會影響我們,所有的受造物的生命都是連在一起,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環保不是純粹的行動,不只是回收物品、一天的海灘清潔……這些行動背後提醒每一位青年要欣賞天主創造的美麗,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所做的不只影響自己,都會影響未來的其他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關連的。
介紹慈青環保日的理念後,參加者分為4個小組,分別到石澳、大潭水霸及水務處文物徑、大潭郊野公園和紫蘿蘭行山徑清理垃圾。完成後,參加的青年回到慈幼會修院的足球場協助執拾樹葉,以此提醒青年,執垃圾不是一個活動,而是要從自己的地方──家、學校等開始。
最後,活動以祈禱會結束,感謝天父所創造的一切。潘神父在總結時再次提醒青年,每一天可以做少少的行動去提醒自己對世界的責任。他邀請青年要培養一個環保的心,做每一個決定的時候要有環境保育的意識,對世界多一分承擔便要有所犧牲,例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空調不要開得太低溫等……關顧天主的創做由青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