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人語
港澳交流遊
梁幹潮
在烏蘭巴托我們的職業訓練學校內,我經常告訴學生:他們一旦加入了我們的學校,就是加入了一個國際的大家庭,也就是鮑思高大家庭。但為他們這卻只是一種認知,因為他們只是接解過一些從別國來訪的朋友,而未有機會去探訪其他國家的慈幼會大家庭成員,親身體驗慈幼大家庭的氣氛!另一方面,由於蒙古的教育條例,嚴禁在教育機構中談論宗教,所以我也不能在學校直接傳教,或邀請他們到聖堂去。有見每年都有外地青年來訪蒙古,而我們的學生卻鮮有機會到外面交流,我今年決定組織一個學生交流團,探訪香港和澳門的屬校。
要實現這個計劃,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挑選學生代表。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語言,如果他們到港澳交流,而沒有語言這基本工具,那只會是觀光團,而非交流團!諮詢過英語老師後,我決定邀請秘書課程的三年級學生,但他們必需先參加為期三個月的線上英語課程,接受一位曾在本校服務的外籍英語老師教導,並且需要取得合格成績!
另一個是費用問題。到港澳十二天的耗費也十分龐大,而我們的學生大多來自中下階層,所以他們無法自費參加。幸好有恩人答允支持,但我們認為學生們自己都必需在能力範圍內有所貢獻。
最終我們決定,參加交流團的學生每人要先付二十萬土幣,如果未能完成英文課程和取得及格成績,預付費用將不獲發還。若圓滿了這些條件,預付費用會在我們抵達香港時,折成五百港幣,作為每一個學生的零用錢。另外他們也要出力製作手工藝品,作為在港澳義賣籌款之用。事就這樣成了。
由於他們要在交流時,介紹慈幼會在蒙古的工作,為作預備,我帶了他們去參觀我們在蒙古所有的工作。當然,免不了帶他們到達爾汗和穌奧村,參觀我們的本堂和認識一下本堂的工作。
在達爾汗的三日旅程,也是他們首次踏足天主教聖堂,和參與彌撒聖祭。在這旅程中我可以放心大膽的跟他們談天主教信仰,和教會對社會的服務。雖然他們都不是教友,也不知彌撒的過程和意義,但他們也沒有抗拒;這是向他們福傳的第一步。
懷著緊張而興奮的心情,他們終於首次踏足機場禁區和坐上了期待已久的飛機。
整個十二天的行程,去除了首尾兩天的機程,我們有十整天在港澳活動。其中三天我們去探訪了三個堂區和做了些義賣籌款,他們都參與了中文彌撒和感受到香港教友的熱心和熱情。而且教友人數的眾多也出乎他們意料之外。他們見到教友們慷慨購買他們自己製作的手工藝品,而且投入的錢往往超出他們的標價,都很感動和驚訝!希望這次與天主教會的接觸會,在他們心中埋下一粒種子。事實上他們其中一個已開始在蒙古參與彌撒了。
除了聖堂,我們在五天內走訪了港澳六間學校。在香港,我們先後參觀了九龍鄧鏡波學校、香港仔工業中學和母佑會蕭明中學;在澳門也參觀了粵華中學、慈幼學校和粵華小學。拜訪學校時,會有不同類型的交流活動。
我們會向港澳學生介紹慈幼會在蒙古的工作,表演蒙古歌舞表演,與他們玩一些蒙古的傳統遊戲;而港澳學生也會有一些表演。
此外,亦會安排兩地學生座談,或一起上一些課堂。我們的學生真的擴闊了眼界,他們驚訝於港澳學生的英語水平,他們很多都能自然地以英語交談、討論和分享,這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港澳的活動教學方式,也讓他們很羡慕。在不同的學校,接受到熱情的接待,使他們明白到我經常對他們所講的鮑思高大家庭氣氛。這些體驗相信會對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影響。
除了探訪聖堂和學校外,我們也有幸被邀出席香港鮑思高舊同學會的週年大會,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和大家一起共進晚餐,對我們這批剛畢業的同學來說是一份吸引和鼓勵。我們也有機會參觀聖方濟各大學,之後也有學生詢問可否報讀這大學。
行程尾段出現了意外情況。其中一個學生在街上突然出現心臟病發的症狀,她本身需要長期服用心臟藥的,所以我們叫了白車送她到東區醫院。但在車仍未出發,另一個學生可能因為太緊張和擔心,也忽然休克需要立即叫另一輛白車送院!我們只得取消行程改往探訪醫院急症室,而餘下的學生,只能暫時交托於慈幼修院照顧!
幸好她們在醫院休息了幾個小時後,雖無緣見醫生,但已無大礙。於是我們出院回慈幼修院晚飯。翌日見她們都龍精虎猛,我們便按照原定的計劃去遊覽海洋公園。由於之前的事故,我禁止了她們玩太刺激的機動遊戲,她們當然很失望和不高興,但當帶她們去玩另一些付費遊戲而贏得公仔後,她們又笑逐顏開了!除了機動遊戲外,各種海洋生物都讓他們眼界大開。最後大家帶著疲累的身體,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因為回去後仍要最後衝刺購買手信和執拾行李。相信這是他們最盡興的一天吧。
整個行程我都感受到天主的照顧和祝福,尤其是我最擔心的大雨,都沒有降在我們身上,每當我們去遊玩時,天氣總是放晴的。全程十二天,我們真正要打傘的時間總和不會超過兩個小時!
最初擔心住宿的地方,後來發覺交通變得更方便了;在有困難時,總有天使突然出現,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甚至八達通、小食和洗頭水等,都有天使為我們準備了。這總總都是天主特別的祝福。我期望我的學生也都能感受到天主的這份眷愛,從而去追尋祂。願天主永受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