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長訊息
向面對艱苦的一群致敬!
范達民樞機
我誠摯地問候所有鮑思高家庭通訊的朋友們;這是鮑思高神父親自創立的通訊工具,好讓大家認識慈幼會於世界各地的會院,和所從事的工作。
這篇文章,是我在通訊中,最後一次向大家致候了。因為8月16日,也就是我們紀念鮑思高誕辰(1815年8月16日)的那一天,我會結束鮑思高慈幼會總會長的任期。這是一個要感恩的機會。首先要感謝上主!然後是感謝會士和慈幼家庭的所有兄弟姊妹,感謝所有分享鮑思高神父神恩的親愛的朋友;其中包括了眾多的恩人。
在此,我希望我的致候辭,能夠與我最近經歷的事情,聯繫起來;所以我選用了「向面對艱苦的他們致敬」作為題目。我指的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特別是飽受戰火蹂躪的戈馬地區 (Goma);而我在昨天收到的見證,讓我的心充滿了喜悅 :-
我在三週前,造訪了烏干達的帕拉貝克( Palabek)難民營。感謝天主,經過這些年來慈幼會士和其他協助者的努力,它已再不是一座難民營,而是成了數萬人定居,並開展新生活的地方。其後,穿過盧安達(Rwanda),我到訪位於剛果邊境的戈馬地區。這原是一片美麗的土地,有肥沃的土壤和秀麗的自然風光。可惜,這一切都被戰爭的武器吞噬了。更可悲的是由於武裝衝突,引至該地區出現超過一百多萬難民流離失所,他們痛失家園和田地。因為被武裝佔領,我們的慈幼會士也被逼離開沙沙(Sha-Shah)。
戈馬有百萬多名流離失所者,在附近地區甘孜(Gangi),有一所以鮑思高命名的慈幼會中心。當我看到那裡所提供的服務時,我感到非常欣悅。數以百計的男女孩,在那裡得到家一般的照顧。數十名本來流浪街頭的青少年,被帶回鮑思高中心,在那裡他們找到了安身之處。這裡收容了八十二名嬰孩(包括新生的嬰兒)和幼童,他們有些失去父母,有些因為戰爭,家人無法照顧而被遺棄。那裡好像華道角慶禮院般,三名來自薩爾瓦多的修女和一群女士組成了團體,負責照顧這些嬰兒和孩子;而他們都得到慈幼會會院的支持,更有慷慨的恩人和天主上智的照料。當我拜訪他們時,修女給每個孩子,穿上參加慶節的衣服;連睡在嬰兒床上的嬰兒也無例外。在遭受遺棄和戰爭的痛苦中,他們能獲得這樣細心的照顧,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中生活。看到這一切,實在教我的內心充滿喜悅!
在訪問甘孜期間,我另外遇上了數百名來向我致意的人;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令我心酸。他們經歷了炸彈的襲擊後,被迫離開家園和田地,前來尋求庇護。這樣的災民大約有三萬多人,他們棲身在甘孜鮑思高中心的運動場上,他們什麼都沒有,只能生活在防水布或布塊覆蓋的幾平方公尺的土地上;這就是他們僅有的小小天地;而鮑思高中心的人員,設法給他們提供每天的食物。
他們雖然在困境中生活,但沒有失掉自尊、喜悅或微笑。他們大多是老人或帶著孩子的母親(大多數男人因為武裝衝突而未能前來),這是他們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跟這數百人在一起時,面對他們所處的艱苦和貧困,我的心感到傷痛;但他們的安然自處讓我感到驚訝。實在,我們都在奉上主的名,盡自己的微力。
昨天,我獲悉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一個美好的生活見證。這讓我想起今天的年輕人;我知道很多閱讀這通訊的做父母的,總覺得他們的孩子沒有動力、對生活感到厭倦、幾乎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讓我說說這生活見證:在羅馬聖心大殿慈幼會總部,最近來了一位客人,她是一位傑出的鋼琴演奏家,著名管弦樂樂團的成員;她曾週遊世界舉辦演奏會,她更是慈幼會的舊學生;她以一位已過世的慈幼會士作自己的學習模範。她希望能在聖心大殿內舉辦一場音樂演奏會,向她深愛的進教之佑聖母致敬,亦為她的一生感謝天主。這位親愛的朋友,在她女兒的陪同下為我們舉辦了一場精彩的而水準極高的演奏會。——而她已經有81 歲了!
試想,我們家裡的一些長者,可能早在這個年歲前,已說他們不想再計劃些什麼,或者為些什麼努力了;而我們這位親愛的81歲的朋友,卻每天繼續練習彈奏鋼琴。她敏捷的雙手,靈活的移動著,沉浸在美妙的音樂演奏中。在演奏的那一刻,對她來說,一切好像靜止了。在那個美好的早晨,她以簡單的方式,優美的音樂,表演結束時的大方微笑,再加上向進教之佑聖母獻上的一束蘭花,使這一天活得充實無比。在此,我心中不禁想起有些男女青年,或者覺得生活中,已沒有什麼能激勵他們的事物,而我們這位朋友、81歲的鋼琴家,以她的生命告訴我們,要繼續善用上主給自己的恩賜。她每天都能找到善用恩賜的理由—這種生活的見證,教訓我們,總不要讓冷漠奪去心中的活力。
在此,我的朋友們,我感謝你們,從心底感謝你們跟我們一起所做的所有美好的事工。即使它們是一些看似微小的事工,卻能有助我們使世界變得更溫暖、更美麗。
願主的慈愛常護佑你們!
余富強神父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