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敬愛的胡子義神父

生之可貴 死而無憾

母佑會王素文修女

胡子義神父在1915年4月3日出生於意大利的西西里島。他活到102歲,長壽是天主的恩賜,也是上天給人,予取予求的生命任務。

胡神父為人親和,十分喜歡助人,尤其是貧窮病患的人,所以他對患痳瘋病的兄弟姊妹特別鍾愛。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開始在澳門創建聖母村,專為照顧當時的痳瘋病患,為他們興水電、建村屋,使他們安居樂業,同時教授道理,使全村都感到天主的眷顧恩澤而成為教友。除此,胡神父更請求當年的教宗保祿六世給予資助,在1966年興建了位於路環九澳的痛苦聖母堂,成為全村兄弟姊妹的心靈綠洲。平日早上6點半和主日7點,聖堂都有早禱和彌撒聖祭,每逢大瞻禮,如復活節、聖誕節、聖母升天等,均大事慶祝,十分熱鬧。

直至千禧年,村中人已年邁,大都回歸天家,其餘的都入住公營的安老院,聖母村及痛苦之母堂便成了朝聖之地;可是年邁的胡神父仍馬不停蹄,往中國大陸的痳瘋中心四處奔走,去幫助有需要的兄弟姊妹,並為他們的子女尋找求學的機會。

當時正是1999年,本人剛完成社會工作學位,便被他邀請協助,為病人的子女們,在增城石灘鎮興建的慈幼中心兒童之家服務,我十分慶幸能為這群孩子服務近十年,在胡神父的信任及支持下,能在慈幼中心陪伴他們成長。在這個大家庭裡,共有七、八十位孩子,彼此都如兄弟姊妹般相待,和諧共融,努力求學,因為他們都知道,只有讀書才有出路。

每年七月送了孩子回家度假後,我們就跟神父一起往粵西、粵北,探訪各個病區,以及收納新一年度的學生。神父十分刻苦,對舟車勞累和簡單飲食毫無埋怨或要求,每次到病區前,一定搜羅一批適合病人的食物用品,以備送給他們。胡神父和病人們見面時的喜悅、問好、關心、安慰,就像彼此是至親好友一般。對需要我們接收的孩子,他會好言相告:來中心吧!你會好開心,有書讀、有食有住、有好的教育!父母是否放心、孩子是否開心,就是神父所關心的。隨着神父東奔西跑的過程中,我體認到神父的愛心和愛主愛人的精神,十分欣賞和敬佩!

他每次見到孩子,就親切地說:你是很好的孩子,天主很愛你,同耶穌做好朋友,你會好快樂!在澳門時,有人送給他好吃的,他就轉送給有需要的人,自己則吃最平常的麵包、奶和咖啡等食物來維持他寶貴的生命。跟隨胡神父的十年,使我體驗生命最重要的是活得有意義,能成就天主在自己身上的計劃──即:生命任務。

從此,在我的人生字典中,生活意義就是:覺得自己做得對,滿意自己的行為而感到開心!

生命任務,就是上天給予人的使命、那些人們應做,而且完成了就感到幸福的事情。在胡神父的一生中,就是這樣自然地滿全了,因此,他時常喜樂、事事感謝,且不斷祈禱!這就是他生命的流溢、成聖的途徑。今天大家為他的列品而努力,就是天主的聖意,大家祈禱:希望很快就成功,得到一位慈幼家庭的新聖人──胡子義神父。

胡子義神父真是我的恩師,他的一生為我們是好榜樣,教我們如何活出生之可貴、死而無憾的精彩生命。

標籤

about 生之可貴 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