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仇恨言論 共建人權文化

編輯小組

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在慈幼會修院,為良友之聲出版社、李嘉堂宗教禮品中心及慈幼青年牧民辦事處,共13位同事,舉辦慈幼家庭前線工作同事培育講座,主題為「拒絕仇恨言論 共建人權文化」。

良友之聲社長梁熾才神父以當日的彌撒福音(瑪7:15-20)拉開講座序幕;他分享道,主耶穌教我們以果實(人的行為)分辨好樹、壞樹,仇恨言論絕對是壞果子,我們不能成為結壞果子的壞樹,我們要端正自己的心,以基督的仁愛待人與人交流,成為彰顯天主肖像的好樹。

梁神父帶領與會者一齊祈禱:「願主耶穌發自天主心中的純正聖言,使我們所傳播的都是真實、透明和友善的事!願主耶穌降生成人的聖言,幫助我們聆聽別人的訊息,明白他們的需要!願主耶穌真理和愛的聖言,幫助我們以愛德說出真理,使我們可以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

講座分為「何謂仇恨言論」、「以實例識別仇恨言論」,及「以預防教育法應對仇恨言論」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者首先引用維基百科及聯合國的相關文件,為仇恨言論落了個普遍性認同的定義,然後以有機會被針對的對象、形式、性質、如何產生、影響等方面進一步闡述仇恨言論,最後以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 (SMPA)的研究教授巴巴克‧巴哈多(Babak Bahador)的短片,以實例切實定義何謂仇恨言論,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呼籲則讓大家明白到仇恨言論的可怕禍害。

小休後,第二部分以生活周遭接觸得到的實例進一步識別仇恨言論,並研討如何實際對抗和防止仇恨言論。最後,講座建議以鮑思高的預防教育法應對網上線下的仇恨言論,與青年、學生的家庭合作,培養批判思維,讓青年發揮自我,明白共融多元的美麗。

期望各同事在有系統地瞭解仇恨言論後,在各自的崗位上,幫助青年避免成為仇恨言論的散播者或助力;更要幫助不幸成為仇恨言論受害者的青年勇於求助,克服困難,走出困境。

標籤

about 拒絕仇恨言論 共建人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