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青暑期訓練工作坊
Phyllis
鮑思高神父曾說過:「暑假是魔鬼收穫的時期。」因此,慈青牧民辦事處在暑假期間舉辦了一系列的工作坊及領袖訓練營,讓青年在暑假中裝備自己,好在新學期能帶領其他青年,以祈禱、遊戲及歌詠走近天主。
祈禱工作坊
祈禱工作坊於7月5日舉行,旨在促進青年互相交流及撰寫祈禱文。今年特別加深他們對聖經故事的認識,並強化祈禱文中「稱謂、回憶、祈求、結束語」四個元素中的「回憶」部份。
帶領遊戲工作坊
遊戲是青年工作策勵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份,它不只為消磨餘閒時間,若在悉心的設計和帶領下,遊戲也能傳遞訊息,更能建立團體及促進個人成長。工作坊於7月6至8日舉行,讓參加者認識帶領遊戲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前兩天,參加者透過嘗試各種遊戲,學習不同的帶領方法;第三天,參加者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主持人分派的訊息,設計及帶領一個遊戲,把前兩天學到的技巧實踐出來。每埸遊戲後,大家會討論值得欣賞之處及可改進之處,從而提升帶領能力。
Action Song 工作坊
工作坊於7月9至11日舉行,但因為天雨關係,教育局宣布停課,故工作坊只舉辦了一天。工作坊目標是讓青年以喜樂的心和有意義的動作去傳遞訊息,並將這份喜樂帶回各院校,透過歌舞傳揚福音。在工作坊中,青年們學習了下一年度的「慈青主題曲」──為配合明年的主題「希望」,特別揀選了「天清氣朗」一曲,並於八月下旬進行拍攝製作MV。
領袖訓練營
領袖訓練營旨在培育青年成為一個屬靈領袖。慈青屬靈領袖不同於一般領袖。耶穌說:「你們當中最大的,要成為最小的。」作為慈青屬靈領袖,他們要效法基督,成為眾人之僕,學習鮑思高神父的精神,帶領和陪伴其他青年走成聖之路。今年慈青領袖訓練營於 7月15至19日,在長洲慈幼靜修院舉行,分為晉階訓練營(5日4夜)及初階訓練( 3日2夜)。晉階訓練首三天,參加者學習策劃活動、安排祈禱會、帶領遊戲及領導小組技巧,裝備自己成為慈青領袖。
完成三天的晉階訓練後,由慈幼青年運動專員潘銘智神父派遣去帶領初階訓練的青年。派遣禮中,一班資深慈青——各慈幼院校的畢業生為參加者配戴上十字架,象徵以十字架為標記,以基督為榜樣。派遣禮後,他們熱情迎接 30多位初階訓練參加者,協助他們盡快融入這個訓練營的團體。他們把前3天學到的帶領小組技巧付諸實踐,並由資深慈青每日晚上進行檢示,好讓他們改善自己、做得更好,在帶領小組時,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務。
領袖訓練營以感恩祭作結。講道時,慈幼青年牧民委員梁偉才神父以福音「五餅二魚」的事蹟講解領袖精神。他指出,平日常說「領袖」,但你有沒有想過「領袖」這個詞是怎樣來的?其實就是「領」和「袖」——當你穿好一件衣服,整理好衣領和衣袖,整件衣服就顯得整齊有型。領袖,就是那個整理和帶動整體的人。
這世界上有很多領袖——國家元首、校長、老師……但在這個訓練營中,是希望青年學習成為一個「慈青領袖」,一個跟隨耶穌榜樣的領袖。
耶穌是領袖最好的模範。透過這事蹟,可以看到祂作為領袖的六個特質:
- 有同理心與憐憫心:耶穌見到群眾肚餓,沒有置之不理,而是主動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 會善用他人的力量:雖然祂可以自己解決,但祂叫門徒幫手找食物,最後找到五餅二魚。耶穌相信團隊,懂得鼓勵和發掘人的潛能。
- 有行動能力與責任感:耶穌沒有只是憐憫,而是實際地解決問題,帶領門徒行動,餵飽群眾。
- 做事有秩序、有規劃:祂安排大家一組組坐下,避免混亂,確保派食物的時候有秩序,保障安全。
- 是一個祈禱的人:耶穌在派食物前先祝福祈禱。作為領袖,我們也要時刻知道我們的力量來自天主,謙卑地交託給祂。
- 有環保與關懷精神:剩下的食物,祂叫門徒收集起來,不浪費。耶穌身體力行地示範珍惜資源、愛護世界。
以上這些特質,不只是宗教行為,而是每個領袖應有的核心素質:有愛心、有智慧、有行動力、懂合作、有規律、肯依靠天主,也關心世界。
梁神父也提及在聯合國發言的年輕瑞典環保少女Greta Thunberg,她年紀雖然輕,但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倡議,影響全世界。這就是領袖的精神——不只是完成任務,更是提出好點子,改善世界。
梁神父提提醒青年這段聖經——《馬爾谷福音》第6章30至44節,就是我們整個訓練營的縮影。希望參加者將來成為真正的領袖,不只是活動的帶領者,而是像耶穌一樣,有內涵、有信念、有生命力的領袖。
禮成祝福前,晉階訓練營的參加者將一個銀色的十字架傳給初階訓練營的參加者,象徵傳承,讓他們開始學習成為一個領袖。最後,梁神父祝願大家組成一股好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令世界變得更好,並在院校推動慈幼青年運動。
祈求天父繼續帶領這些青年,走在這條學習領導、學習愛人的成聖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