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堅定的望德與青年一起踏上朝聖之旅」

母佑會王素文修女

本文之題目是今年給慈幼家庭的贈言,而今年是天主教會定立的禧年:即是平安、恩寵之年,而朝聖之旅是踏上更美好、更豐富的生命的旅程。這旅程可能會帶來挑戰,但一定會得著更多成果,給我們每人的生命帶來豐碩的回報,讓我們充滿信心去迎接挑戰!

朝聖之旅——它始於希望,錨定於耶穌基督——我的希望。希望是一種心靈屬神層次的取向,它超越現世直接的感官的體驗,是人本性之外的,所以它的錨必須定於上天派遣來的救世主。

望德正是希望的具體完滿,以信德為根基——人相信才有希望,也由於堅持希望才產生望德。望德是持久的,它教人接受一切,更給人帶來願景和先知般的堅忍。

希望是指我們對未來投下信心,而望德談的是更深的層次,它所倚重的不是心境、感覺或感性;心懷希望的人,敢於承擔可跨越的,和投入能獲得成果的事情,望德則更進一步,促使人承擔責任。

認識耶穌基督是我們至上的學問,把祂那不可測量的、豐富的奧祕揭示給他人,是我們最大的喜樂。我們伴隨著學生成長,讓他們找到人生最重大的意義,使我們不枉此生。同時,要讓童貞聖母陪伴著他們,使他們認識這位天上慈母和敬愛她。聖母是聖德的模範、困難中的助佑及希望的泉源。教導學生在每天的生活和行動中愛主愛人,是我們慈幼院舍精神的特徵。在去年的贈言——「帶來願景的奇夢」中,耶穌和瑪利亞都要求小鮑思高要成為謙遜、堅強、健壯的人;要聽話、努力求學、要以愛心爭取得年青人的心,並且讓聖母瑪利亞成為他的老師和帶領者。

每一個生命、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在時間中成長,所以我們要努力培養忍耐的美德;透過忍耐,望德才能結出果實。就如農夫播種後,等待種子發芽、成長,然後結出果子來一般。

唯獨抱有希望的人才會有忍耐期待的心;人要抱有希望,才能在面對生命的不同情況時「承擔」及「支撐到底」。他們懷著期盼的心,勉力承擔一切;因為在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中,蘊藏著希望,更蘊藏著希望的張力;這張力會帶給人堅持期待的力量。

人在忍耐及期盼中會遇上疲乏、辛勞、痛苦或放棄的念頭,這些經歷雖然看似消極,但確實能帶出積極的意義。因為它們能幫助人打破錯誤的時間觀念,讓耐心地等待的人,重新發現生命的真正意義和機遇。這可以說明,「我們心中所懷的希望」,成了我們的人生意義和將來的永恆福祉。

「信、望、愛」三德是慈幼精神的具體特徵,它們都是「天主在我們中間的確證」。「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斐4:13)懷著望德的人會擁有「忍耐、明智、機警、堅持、勇毅及心胸廣闊」的特質。他們必有賞報,那就是:「喜樂、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而開心」。在慈幼會從事教育工作的回饋正是:「工作、麵包、天堂」,其實一小片天堂就可以彌補一切。除了天堂,還有現世的歡樂:在歡樂中侍奉上主。這裡所指的歡樂,既是來自看見孩子進步時,內心對自己努力的肯定,也來自慈幼工作的環境和氛圍。藉著日常生活中的遊戲和慶祝活動,慈幼院舍讓人感到猶如在一個美好家庭中所能感受到的幸福和家庭精神。

祈禱:仁慈的天主,求祢賞賜我們恩寵,讓我們以祢的目光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在禧年的旅程中,求祢光照我和每一位同事,讓我們都能成為滿懷希望的朝聖者。亞孟

標籤

about 「以堅定的望德與青年一起踏上朝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