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人語

喜事臨門

梁幹潮

大約三年前,總會長派遣了兩位新的傳教士來到蒙古加入我們的傳教行列。其中一位是來自危地馬拉的亞道夫 (Cristian Adolfo) 修士,一位很年青的神職修士。當時他剛完成實習期,所以派到蒙古後,他先被安排到大學去學習蒙古語;不過半年之後,他便奉派往耶路撒冷,開始進修神學課程,好為將來領受鐸品作預備。

亞道夫修士在蒙古逗留的日子雖然很短,但他對蒙古卻有很深的感情。在短短的幾個月間,他已經結識了不少本地的朋友,而且頗為肯定會為蒙古的青年奉獻自己。因此,在耶路撒冷完成兩年的神學培育後,當矢發永願的日子臨近時,他決定在暑假期間回到他所愛的蒙古宣發永願,在蒙古的青年中,以他對天主的肯定回應作出強有力的見證。這一決定,自然得到我們所有在蒙古傳教士的熱切支持。

在矢發永願這重要時刻前,亞道夫修士需要一個為期一個月的退省,作預備心靈上的準備。由於他來蒙古的簽證只能逗留三十天,所以我們安排他到我們的母會省──韓國會省,進行個人指導式的退省神工。會長也特別安排了一位資深的傳教士神父為他的指導神師。

經過三十天的退省和參觀韓國會省後,亞道夫修士終於回到我們中間安頓下來,預備他的永願典禮。他的母親和弟弟也從危地馬拉飛到蒙古,參與他的永願典禮;我們的會長和兩位會省議員也專程由韓國來到蒙古。

完成了最後的準備,終於來到了最重要的時刻。在八月十五日(聖母升天慶日)的下午,我們舉行了青年聚會以推廣聖召。當日下午四時,來自不同堂區共七十多位青少年教友聚集在鮑思高職業訓練學校的禮堂。聚會由一連串的熱身遊戲開始,青年們很快便打成了一片,我們慈幼會會士和母佑會修女也盡力參與其中。在大家打成一片之後,他們按小組去尋寶—天國的寶藏;然後作有趣而緊張的問答遊戲比賽;藉多個活動,青年更深入明白天主對人的召叫的恩寵。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高潮,由亞道夫修士自己介紹他回應聖召的歷程,以及與青年們直接對話。雖然青年們有很多有趣的問題想問,但由於時間所限,亞道夫修士只能回答了少數的問題,便結束了第一部份的青年聚會。之後就是全體練習翌日矢發永願彌撒的歌曲和共晉晚飯。晚飯後,我們開始青年聚會的另一個高峰,就是一小時的明供聖體和泰澤祈禱。整個祈禱雖然超過一小時,但青年們都十分投入,在聖體面前專心祈禱。相信耶穌基督的召叫已在他們心中埋下種子,假以時日他們必定會更明白天主對他們的召叫和能夠作出有力的回應的。最後,聚會在我們新任的蒙古會長署理講晚訓道理中圓滿結束。

翌日,八月十六日,也就是鮑思高神父的誕辰,亞道夫修士在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公開在教會前矢發永願,宣示終生按照神貧、貞潔和服從的聖願,在鮑思高慈幼會內按會祖鮑思高神父的精神為青少年終身奉獻。當日上午十一時,約三百多的教友和傳教士們齊聚在主教座堂,舉行隆重的彌撒,並由我們的會長主禮。由於我們的會長不諳蒙語,彌撒以英語進行,並透過大螢幕,同步以蒙語投射所有資料,以便蒙古教友明白整個禮儀,特別是矢發永願的部份。雖然蒙古教友大部份都未必能明白英語,但卻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投入。而亞道夫修士和他的家人為表達他們對蒙古文化的尊重,特別穿上蒙古傳統服飾參與彌撒,而亞道夫修士更是身穿蒙古長袍矢發永願,別具意義。

在禮儀結束前,亞道夫修士致謝詞,其中更以西班牙文向他家鄉的親人和朋友致謝 (因為也是在線上直播中的)。其後他的母親也以西班牙文致詞,並以一個母親的身份道出她因兒子的奉獻所感到的光榮和喜悅,最後她更鼓勵青年們要勇敢的回應天主,呼籲父母也要喜樂地支持他們子女的回應。相信這發自母親的心底話也會打動不少的父母。

在禮儀結束後,全體參禮者到主教座堂的禮堂參加聚餐,並與亞道夫修士合照留念。整個慶典也可以說是圓滿完成了。晚上,我們亦於會院內宴請慈幼家庭成員,感謝他們對慶典的協助,使整個典禮圓滿完成。

慶典圓滿地結束了,但亞道夫修士的聖召之路只是開展了新的一頁,來日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仍要面對很多的挑戰,這也需要我們和整個教會的不斷支持和祈禱。另一方面,相信也有不少的青年人因著這個機會感受到天主的召叫,但這顆召叫的種子,若要發芽、成長,直至開花結果,仍需要很多的祈禱支持和鼓勵。但天主自有祂的安排。願天主永受讚美!

標籤

about 塞外人語:喜事臨門【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