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年慈青朝聖團

Phyllis

禧年朝聖團——慈青踏上信仰與希望之旅

今個夏天,約三十位慈青青年在慈幼青年運動專員潘銘智神父帶領及梁保得神父陪伴下,踏上歐洲的禧年朝聖之旅,參與羅馬禧年青年聚會。啟程前,眾人先在香港機場祈禱室舉行派遣禮。青年牧民委員梁偉才神父主持派遣禮時,提醒青年朝聖有別於旅行,並邀請青年反思生命中的信仰方向,期望旅程能使他們更肖似天主的面容。及後,他與梁保得神父一起為青年覆手祈禱。

初抵羅馬:聖心大殿與總會長勉勵

抵達首日,青年即前往耶穌聖心大殿參興主日感恩祭,由在羅馬進修的張心銳神父主禮。他勉勵大家在旅途中保持恆心祈禱、信心依靠,並將一切困難交託天主與聖母。彌撒後,青年有幸與慈幼會總會長歐達德神父會面。總會長特別勉勵青年,要常常聆聽天主的說話,以智慧過每一天的生活,並在困難時將擔憂交託予聖母媽媽,讓她引領大家走近天主。

體會多元的教會

朝聖團隨後展開緊湊的行程,先後到訪羅馬的四大聖殿、聖鮑思高大殿、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聖加利斯篤地窟及 Quo Vadis 小堂等聖地。在講解與祈禱中,青年們加深對初期教會殉道者和聖人的認識,並反思作為當代基督徒的使命。神長們提醒青年,朝聖不只是觀光,而是一段尋找信仰根源、辨別夢想與使命的歷程。

在梵蒂岡伯多祿廣場,慈青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一同參與禧年青年聚會開幕彌撒,體驗教會共融的喜樂。菲西凱拉總主教於講道中勉勵大家,要以愛和行動為信仰作證,特別要關懷困苦及有需要的人,將基督的愛傳遍世界。

其後,青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參與由香港教區主辦的青年退省日。周守仁樞機帶領大家進行意識省察祈禱,從感恩、悔改、反思到對明天的期望,幫助他們深化信仰體驗,並藉修和聖事重新出發。隨後,青年完成跨越四大聖門的旅程,包括聖母雪地大殿,深刻體驗禧年的恩寵與聖母的陪伴。

在參加守夜祈禱的清晨,一眾慈青首先到慈幼會學校操場參加派遣禮。母佑會總會長賈素娜修女及慈幼會總會長歐達德神父於派遣禮中勉勵青年:耶穌召叫了我們每一位,而今次的禧年朝聖正是回應祂召叫的具體方式;耶穌是光與喜樂的泉源,我們則是教會肢體,由聖伯多祿帶領。同時,他們也提醒青年,鮑思高神父本身就是喜樂的見證,期望大家能成為世界的光與希望。

派遣禮後,青年進入聖鮑思高大殿參加彌撒。總部青年牧民議員 Fr. Rafael 在講道中強調,真正的友誼是與耶穌同行,因其中蘊含信、望、愛三德。本着這三德,我們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因為耶穌是我們的榜樣。他鼓勵青年學習耶穌的言行,建設一個更公平、更人性化的世界;而相信耶穌的人,永遠不會孤單。

隨後,慈青們出發前往 Tor Vergata 參加守夜祈禱。雖然天氣炎熱,他們仍滿心喜樂地迎接教宗。當晚,教宗良十四世與全球青年一同朝拜聖體,場面莊嚴感人。青年們經歷了一夜風雨,雖然濕冷,但翌晨與教宗再次相遇的喜樂,成為這段旅程難忘的恩寵。

教宗在講道中提醒大家:耶穌是我們朝聖旅程的同伴,也是我們真正的喜樂與生命意義。信徒需要舉心向上,領受修和聖事與經常朝拜聖體,接受天主的寬恕,才能獲得平安,並以此令世界更具愛與人性化。教宗最後邀請青年信靠聖母媽媽,並感謝天主保守教會,使眾人能更肖似基督。

瑞士與法國:學習聖方濟·沙雷氏的精神

朝聖團續程瑞士與法國,參觀宗教改革紀念公園、日內瓦聖母大教堂及安錫聖母訪親大殿。透過講道,青年學習聖方濟·沙雷氏的精神——謙卑、愛德與單純,並反思如何在生活中以無條件的愛去愛身邊的人。

摩爾尼斯:聖女瑪沙利羅的芳表

其後,青年們來到摩爾尼斯(Mornese),參觀母佑會協創會祖——聖女瑪沙利羅的出生與成長之地。首先,他們走訪華耳卜納斯加,這裡是瑪沙利羅與十二位兄弟姐妹的童年之家;一扇小窗,正是她每晚眺望聖堂祈禱的地方。隨後,朝聖團前往進教之佑聖母堂及瑪沙利羅大殿,大殿中存放着她的聖觸——脊椎骨,祭台後方的壁畫更展現她對聖母的依恃。彌撒中,梁保得神父引用聖女的話:「一針一線都是為愛天主而做」,提醒青年要在日常生活中把天主放首位,凡事為光榮天主而行。

青年亦參觀了聖女的出生地,認識到她父母虔敬、勤勞、和善的家庭背景如何塑造她自幼敬愛天主的品格。最後,他們來到母佑會最初的總部 Collegio,這裡是聖女病重時的居所,也是她領受神視、開始服務女青年的地方,同時亦是母佑會成立之處。導遊李佳玲修女介紹了修會初期面對的困難,但因着聖女的信德與堅持,母佑會才得以延續至今。

華道角:夢想的起點、愛的傳承

朝聖的尾聲,青年們回到意大利都靈,走進鮑思高神父的故鄉——華道角,慈幼家庭的起點。清晨,他們參觀了華道角博物館,親眼看見鮑思高神父生活與工作的地方,深切體會他作為善牧,願意為青年犧牲奉獻的精神。

主日彌撒講道中,潘銘智神父邀請青年反思兩個問題:「成為慈青的意義是甚麼?」以及「我們與鮑思高神父的關係又是怎樣?」他提醒大家要保持清醒,留意與主相遇的時刻;只要信靠天主,懷着希望,即使面對困難與逆境,也能與祂同行。潘神父更勉勵大家把朝聖的經歷銘刻於心,讓天主透過這段旅程與我們對話,幫助青年開啟生命新的一頁,把基督的愛傳遞到日常生活之中。

午餐後,潘神父帶領大家參觀進教之佑大殿。青年們在莊嚴聖堂內自由祈禱與默想自己的召叫,並再次將生命交託於天主。

臨別華道角前,一眾慈青透過分享,交流彼此的經歷與感受:有人因聖人的榜樣而感動落淚,有人因團體的支持而心懷感恩,也有人展望未來,立志把朝聖的收穫化為信仰上的行動。最後,潘神父以聖方濟·沙雷氏的一句話作結:「一切發自愛,非出於勉強。」提醒青年,信仰的根本在於愛——當我們因着愛天主而行動,就會充滿自由與喜樂。

華道角不僅是鮑思高神父夢想的起點,也是慈青團體「家」的象徵。在這裡,青年們深深體會到團體的支持、愛的力量與對天主的信賴,並立志把這份精神承傳下去,成為時代中青年的希望與光。

標籤

about 禧年慈青朝聖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