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哀勞11

使用人工智能的關鍵

-- 在由誰及出於甚麼目的來駕馭它

親愛的Libor 神父:這個月我們特別要感謝媒體。您在這個領域工作頗長時間了,你感恩的是甚麼呢?

我感謝媒體使我們能夠接觸到年青人所在的地方。福音總是通過當時可用的工具去傳揚——鮑思高神父使用了印刷傳媒,我們有社交網絡、網絡廣播、影音。它們不單讓我們提供資訊,最重要的是啓發、帶來歡樂和希望。我也非常感激參與這項工作的人。每一個內容的推出都是許多人合作的成果。我也感激觀眾、聽眾和讀者,讓我們意識到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最近人工智能被廣泛討論,事實上,今天它無處不在,有一天它可能會摧毀我們。我們應該對此感到害怕嗎?

我不認為我們要感到害怕,但我們絕對不該天真。人工智能是一種工具,已經徹底改變了社會,從媒體到教育,從經濟到政治。是的,它帶來真實的危機。例如,我們看到虛假資訊大規模傳播、公眾輿論的操縱,以及深度偽冒人類的聲音和圖像。若果人工智能繼續不受控制地發展,其能力可能會超出人類的控制範圍,從而越來越難以區分真相和操縱。因此,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僅在於使用人工智能,還要從道德和批判性的角度來思考它。科技本身沒有好與壞,關鍵在由誰及出於甚麼目的來駕馭它。如果不加以規管且沒有價值觀,它可能會變得很危險。

對於那些想學習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與年青人合作的人,您有何建議?我們該從何著手,以及怎麼做?

我建議不要害怕嘗試,但要考慮後果。人工智能可以非常有效運用在福傳和青年工作上,但它必須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人類互動的替代品。可以在具體的事情上嘗試:讓聖經故事生成圖像(Leonardo AI、Midjourney)、為教理講授建構一個簡短的劇本(ChatGPT、Claude)、為社交媒體準備圖像(Canva)、編輯短片(CapCut、Inshot)。人工智能可以節省時間,但我們不應該讓它來思考和決定。重要的是使用人工智能尋找與年青人合作的方法,而不是代替他們。我們教懂他們批判性思考、創新能力和求真──在這方面,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取代活生生的人去陪伴他們。這就是我們慈幼會士的使命。

慈幼會 Libor Vsetula 神父

我來自捷克,是會省的社會傳播委員。在布爾諾-扎博夫列斯基帶領慈幼會團體六年期間,擔任過慈幼媒體中心主任和慈幼會媒體學校的導師。我致力於新媒體和科技,教授媒體教育並與TV Noe 合作。我的目標是將現代通信工具與關注牧民和福傳融合,將基督價值帶給數碼世界的年青人。

慈幼傳教祈禱意向

2025年4月:感恩 > 新科技

為新技術的運用

我們為接觸數碼領域的慈幼會傳教士祈禱。求主助佑他們,運用日新月異的科技,造福年青人。

標籤

about 賈利哀勞 11:使用人工智能的關鍵【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