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人語

三十而立

梁幹潮

話說天主教教會在蒙古其實有很長久的歷史,早在十三世紀天主教會已開始與蒙古有官方的接觸,在元朝的時期更在今日的北京建立了總主教區。原本發展昌盛的教會隨著元朝的覆沒而退出了中原土地,其後因著總總的因素而消失於蒙古大草原之中。到了清代教會再次在今日內蒙古開始發展,但因著世局的改變而始終未能在今日的蒙古國的土地札根!結果天主教在蒙古的福傳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大段的空白。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蒙古的政權改變,而蒙古國成為了民主國家,蒙古政府正式邀請天主教會到蒙古開展服務,天主教會才在1982年再次踏足蒙古大草原,而蒙古宗座代牧區也正式成立了。

今年蒙古天主教教會慶祝三十週年。三十年為一般人而言可以是大半個人生,但為從天主教會二千年的歷史來看卻只是一個很短的時期,所以蒙古天主教會至今仍只是一個嬰兒教會,可以說是仍在掙扎求生和求成長的階段!

三十年前第一批三位聖母聖心會的傳教士首次踏足於蒙古,當時全國也找不到一個蒙古本地的天主教徒,有的只是很少數的外國使館人員和一些外國投資者。經過三十年的發展,蒙古本土的教友人數也有1,700多人;由最初在一個房間舉行主日彌撒而發展至今有八個堂區和幾數個彌撒中心。傳教士由三人小組而發展到今日有來自不下十個修會團體的六十多位傳教士,平均一個傳教士服務二十八個教友,可謂是超豪華的傳教團隊。而服務方面則是多元化,包括教堂、教育、醫療、和各種不同的社會服務。

看這些數據可能是令人十分興奮的,但另一方面卻有很多困難和問題隱藏在背後。一千多個教友雖然不是很多,在其他國家可能只是一個小堂區的教友人數,但為一個嬰兒期的教會卻已是一個很鼓舞的數字。對!是「數字」!本地教友大都是第一或第二代教友,應該是很熱心的教友才正常,但事實上已如很多老牌天主教地區的情況,只是掛了名的教友,真正熱心參與教會活動的卻是很少!這當然是因為他們的信仰根基不很穩固,圍繞在身旁親朋戚友大都不是教友,所以他們有不少自覺成為了異類,久而久之便逐漸遠離了教會,對教會而言,他們只成為了一個「數字」!這種情況因著新冠疫情而加速嚴重化,社交距離的實施使教友對教會也保持了「社交距離」。在疫情嚴峻時所推行的在線彌撒已成了他們不再出現在教堂的理由!現在蒙古已全面解封了一段時間,但很多教友已經消聲匿跡,主日的告解亭也門可羅雀,真慶幸我們的教友可能已達聖德的高峰而不再為罪惡所困繞!在天主教會慶祝三十週年的其中一個傳教士的聚會中,其中一個冒出來的未來牧民重點就是「尋找亡羊」,所以蒙古天主教會經過三十年的開展,今日我們會再次重新開展。這些並非喪氣的話,而我們傳教士們更加感受到高質素的福傳的迫切性;這份任重道遠的感覺催使傳教士們更新自己和更投入福傳的使命。

外部方面,固然天主教會是應蒙古政府邀請而重臨蒙古土地的,在早期的確得到很多來自政府的幫助和方便。但隨著政府的發展,人事的改變,各樣事物的制度化,很多已往的方便變成了今日的混亂和制肘,再加上近十多年天主教會的負面消息,使得很多人對教會抱著負面,甚至敵視的態度!過往蒙古天主教會那種「默默」耕耘的態度也可能要重新調教。事實上在五年前當蒙古天主教會慶祝廿五週年時請專業人士製作了一個蒙古天主教的特輯,當特輯製作完成後,製作的負責人說:「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天主教會為我們蒙古做了這麼多的貢獻,我還只以為是度人去拜天主的一個教會!」

在我們慶祝三十週年的時期,可敬的教宗也送給我們一份大禮,就是擢升我們的主教為樞機,馬倫戈(Giorgio Marengo)主教是繼已故黃主教的第二位蒙古宗座代牧,他就任主教只是兩年多的時間,現在教宗方濟擢升現年四十八歲的馬主教成為現任樞機團最年青的樞機。而一個剛誕生不久的小小宗座代牧區由一位樞機帶領,可見教宗對這個代牧區的重視,也是蒙古天主教會的榮幸。同時因著馬主教的擢升,蒙古教會和政府的互動關系也可能出現改變,而本地教會也隨著三十週年的慶典而可能以更新了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

三十而立,蒙古天主教會也應該開始踏上「立」之道了。願天主永受讚美。

標籤

about 塞外人語:三十而立【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