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4 總會長贈言主題介紹(三之一)

前言:

總會長范達民神父,作為鮑思高慈幼家庭的父親和團結的中心;在磋商和辨識後,公佈了2023年的贈言主題和指引:

成為今日人類大家庭的酵母

鮑思高慈幼家庭中的平信徒使命

在他介紹的文本中,范達民神父指出,這個贈言有兩類目標對象:先是慈幼家庭所有組別的成員,然後是「鮑思高慈幼家庭在全球服務的孩子、青少年和青年」。他解釋說,因為,「在教育和神修工作中,我們的目標和最大特點,就是幫助孩子、青少年和青年;幫助他們發現,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耶穌所說的酵母。」

同時,對鮑思高慈幼家庭來說,贈言要發出一個清晰而具挑戰性的信息:「要清楚認識平信徒的特色」;這特別是對慈幼會家庭的獻身成員說的,邀請他們在人類大家庭中,成為「麵團中的酵母」;藉與這些兄弟姊妹的接觸和認識他們在俗的福音化生活,使自己的獻身生活變得更豐盛。也就是說,我們被召在同一家庭內,彼此補足。

酵母,是耶穌所用的隱喻,向門徒們展示天主的國。酵母是「唯一有生命力的」;在使用時,小小的份量,便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力,能調整和改變整個麵團。 因此,總會長在贈言中邀請慈幼家庭的每一位成員,和青年人:成為世上的酵母,傳播天國的喜訊;就像酵母一樣改變麵團。

總會長還提及,平信徒在慈幼會使命中的重要性;教會是由超過 99% 的平信徒所組成的……想像,如果我們能擁抱整個世界,這比例的數字,會變得怎樣!他們既是天國的麵團亦是天國的酵母。

2023年贈言主題概覽

首先,我要指出,2023 年的贈言,特別是寫給兩個類別的群組:一方面是給我們在全球所服務的孩子、青少年和青年。另一方面是給鮑思高慈幼家庭的所有組別的成員:邀請他們去認識或重新認清自己平信徒的身份。

為何是兩類別的群組?答案很簡單。在教育和神修工作中,我們的目標和最大特點,就是幫助孩子、青少年和青年、,幫助他們發現每個人都可以像耶穌所說的酵母一樣,使這 「人類大家庭的麵包」變得更大、更味美。讓他們以積極協同者的角色,與耶穌一起承擔使命;並在他們所信奉的宗教中,成為一位虔誠的信徒。

慈幼家庭的所有組別:2023 年的贈言,要發出一個清晰而具挑戰性的信息。邀請這大家庭所有組別的成員,確認自己平信徒的使命。讓來自不同國家的男女,在平信徒和基督徒的生活中,成為人間的真正酵母;這是今日世界所極需要的。

對我們這些在慈幼大家庭中度奉獻生活的成員,我邀請你們「成為人類大家庭、這麵團中的酵母」;藉與這些兄弟姊妹的接觸和認識他們在俗的福音化生活,使自己的獻身生活變得更豐盛。也就是說,我們被召在同一個家庭內,彼此補足。

他又說,「我要把天主的國比作什麼呢?它相似酵母,

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中,直到全部發酵。」 (路 13:20-21

酵母默默地工作。

發酵過程的進行是靜默的,就像天國在人心內,靜默地發揮其影響力。

酵母在使麵團發酵時,是不會發出聲音的。這讓我們了解到天國的運作,保祿宗徒借用人的內心展示天國;他說:「其實,天主的國並不在於吃喝,而在於義德、平安以及在聖神內的喜樂。」(羅 14:17)。這是在人心內,聖神那不為人所見的行動。這是置於內心的酵母;就像酵母要通過接觸才能產生作用,福音也是一樣。

這個被選作2023年贈言主題的酵母的比喻,表達了耶穌所活出的和教導的天國的本質,帶出福音的智慧;同時亦具有其特殊的教育意義。

這酵母的比喻有不同的神學釋義;在這贈言內所用的,是酵母那帶來豐盛和結實的形象;即是說,天國在人心中成長時,帶來的豐盛和結實的能力。這酵母滋潤著那召叫人成長的恩寵,更滋潤著我們蒙主恩賜的聖召,讓我們引導平信徒和普世的鮑思高慈幼家庭,實踐使命。

「少許的酵母能使整個麵團發酵。」(迦5:9)。添加了少量酵母後,麵團的大小會增加兩三倍。令人驚訝!……耶穌要告訴我們,天國就像做麵包時,使麵團發酵的酵母,它能發揮特別功能,給麵團帶來「積極的」影響。

耶穌在福音中強調,在製作麵包的原料中,酵母的份量並不多。而這少量的酵母,是麵團的原料中唯一有生命的。 正因為它是有生命的,具有影響力,可以影響整個麵團,為它帶來轉變。

我們可以說,天國量度是這樣的:「天國在人看來是渺小的、無關重要的。若要成為天國中的一員,人必須有謙卑的心;放下自持的心,信靠天主那愛的力量;要被天主所看重,而不是爭取人的重視;因為祂喜歡簡樸、謙遜的人……[固然] 天主的國需要我們的合作,但最重要的還是祂恩寵的啟迪。

我們卑微的力量,在面對世界複雜的問題時,會顯得微不足道;但與天主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就不怕困難了。主的勝利是必然的:祂的愛能使地上每一粒美善的種子發芽生長。儘管我們會遇到悲痛、不義和艱苦,但對天主的信任和希望會為我們敞開大門。善良與和平的種子會發芽和成長,因為天主仁慈的愛會使它成熟。」(教宗方濟各,2015年6月14 日)。

  1. 天主的國在我們的世界中,它在光明與陰暗的夾雜內萌芽成長。

法利塞人出去,相討怎樣陷害耶穌,怎樣除滅祂。

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裡。有許多人跟隨祂,祂都治好了他們。且警告他們不要將祂傳揚出去。這是為應驗那藉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

「看,我的僕人,他是我所揀選,我所鍾愛的,他是我心靈所喜悅的。我要使我的神住在他身上; 他必向外邦人傳佈真道。 他不爭辯,也不喧嚷, 在街上沒有人聽到他的聲音。 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芯,他不吹滅,直到他使真道勝利。 外邦人將要期待他的名字。」(瑪 12:14-21)。

  • 耶穌親自在最普通的人中、在需要幫助的病人中,發揮酵母的功效。「他都治好了他們」……這是耶穌在老撾人民中的「平凡人」的面孔。老撾的人民,沒有社會階級、沒有族裔之分;似乎他們的共通點就是貧困、就是需要人幫助。
  • 從歷史研究可以確定的說,在耶穌的講道中,經常用上的是「天國」的標誌;這「天國」的標誌,給祂所有活動賦予特殊的意義。對觀福音用這簡潔的句子,總結了耶穌的教導和宣講:「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瑪 4:17)。這句子在福音中,出現了122次,有90次是耶穌親口說的。很明顯的,耶穌宣講的國是指天主的國,而不是指祂自己。( Rahner)
  • 宣講天國不僅是耶穌講道的主題,也是祂大部分比喻和教訓的焦點。天國也是祂很多象徵性行動要表達的內容,這些佔了祂傳道事業的一大部分;即祂與稅吏和罪人的友誼,甚至與祂們同桌共食;還有祂的治病和驅魔……。事實上,藉祂與社會邊緣份子相處的共融,對最貧窮、弱小、被排斥者的同情,耶穌帶來了天國的圓滿實現,更印證了天主對最弱小者,那無條件的愛。
  • 今天,我們看到在我們的世界、這個正在建設中的天主的國,有那麼多的美善,但同時亦有那麼多的悲哀和傷痛。這些悲哀和傷痛都是由我們人類家庭的作為所造成的。因此,我們必須以開放的心,看清楚天主的行事方式;看祂怎樣以特殊的方式建立祂的國。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祂的行事方式——我們才能跟祂合作。否則,我們要建立的只會是「我們的國」,而不是「祂的國」。
  • 與此相關的,是體現在耶穌身上的,天國臨在的表現;正如福音通過依撒意亞先知的話所描述的:「他不呼喊,不喧嚷,在街市上也聽不到他的聲音:破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心,他不吹滅;他將忠實地傳布真道。他不沮喪,也不失望,直到他在世上奠定了真道,因為海島都期待著他的教誨。」(依41:2-4)因此,抱有希望的不僅是以色列,而是所有的國家,……他將分散的天主兒女聚集起來。慈幼家庭所抱的對普世的開放態度,與天國的福音非常吻合。教會是由超過 99% 的平信徒所組成的……想像,如果我們能擁抱整個世界,這比例的數字,會變得怎樣!他們既是天國的麵團,亦是天國的酵母。
  • 可能我們會認為,人的貢獻和些微的努力,實在微不足道;但在天主面前,它們永遠是重要的。我們不可以,也不應該(通過將價值放在) 只看我們可投入多少,或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作這樣的衡量是不正確的,因為最終的衡量點,應是天主。此外,我們也不要陷入自卑的情意結或作錯誤的辯解,認為使命是無法達成的、認為天主的國是建立不來的;這樣只會阻礙和癱瘓我們。
  • 在天主的眼中和在祂心內,我們可以是渺小的、卑微的,但絕不是軟弱的。面對「要做多」,我們可能無能為力。然而,那並非「不足」或無關重要;因為使增長的是天主。是祂的力量在扶助我們,是祂會陪同我們努力前進、陪同我們作麵團中的那小量的酵母。我們要做的:是奉祂的名,是盡己所能。(待續)

標籤

about 2023—24 總會長贈言主題介紹(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