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長訊息

帕拉貝克的復活節

范達民神父

鮑思高來到了烏干達帕拉貝克的難民營,是上主拯救的喜訊。

是的,我親愛的朋友!這是真的。鮑思高透過他的神子 ─ 鮑思高慈幼會士,來到了帕拉貝克。我寫信告訴大家這件事,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夠為這件人道事兒而感到欣喜。身為鮑思高慈幼家庭的一份子,活出他神恩的人,毫無疑問,必會立刻意識到,這事件從福音及慈幼會角度,對我們來說有多大的意義。這件為由鮑思高慈幼家庭這棵「大樹」,包括31個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官方團體,共同促成的事,對那些純粹關注兒童、青年及年輕人福祉的人來說,亦同樣富有意義。

目前約有1,200,000名難民居住在烏干達北部,他們大部份來自南蘇丹。首批難民早於2016年3月抵達帕拉貝克(Palabek)難民營。難民營距離北部最大城市古盧(Gulu)77公里(48哩);距離首都坎帕拉(Kampala )340公里(211哩)。

慈幼會非洲大湖會省省會長,到訪這些他十分熟悉的地區,並向我講及當地狀況。我請求一名傳教團成員到訪那裡,看看可否在當地建立慈幼會事業,因為那裡的小孩、青年及年輕人流離失所,極需要鮑思高的神子在那裡服務。該名成員就這樣作了。

現時難民營居住了36,000名難民,其中86%是婦女、兒童,以及大批青年。長者數目很少。藉著這個機會,我再次向你們作出見證,婦女們往往在掙扎與犧牲中,承受著巨大的負擔。以這個例子來說,她們大部份也為母親。但就是這群婦女,在苦痛的現實中,「拯救」了她們的孩子。讓我們向這些母親致謝。能夠在那裡,與她們的兒女在一起,使我們充滿欣慰。

我們認為在起初階段,需要設立幼兒院、文法學校、職業學校、慶禮院和慈幼青年中心。我們要知道,我們可以先做些甚麼,以及往後可怎樣邀請其他人士及機構協助;而不是退縮

1月31日,慈幼會士在難民營,舉行了露營活動。Arasu神父策勵著當地的團體,隨同的還有三名來自委內瑞拉及印度的慈幼會傳教士。另外,三名年輕的非洲慈幼會士,將於9月前來參與當地的事業。

有些人不禁會問,我們有否「落實」一些大型項目?沒有 ─ 我們只是簡單地與他們一起,過著與他們一樣的生活 ─ 忍受著酷熱天氣和物質匱乏的環境。我們會走前一步,尋找改善狀況的方法,尤其是有關教育方面  ─ 好能為小孩、青年及年輕人預備將來的生活。他們大部份是基督徒,我們也會在信仰旅程中陪伴他們。

我們認為在起初階段,需要設立幼兒院、文法學校、職業學校、慶禮院和慈幼青年中心。我們要知道,我們可以先做些甚麼,以及往後可怎樣邀請其他人士及機構協助;而不是退縮。

我們已尋求物質援助,以求在將要成立的各個團體中,策勵禮儀生活。我們不會忘記,在難民營裡居住的36,000人,人口數目比世界各地數以百計的小村鎮還要多。這實在是個流動的帳幕城市。我們將籌備慕道班,陪伴著這些不同的基督徒團體。我們將物色有能力的青年,讓他們在各個慈幼會慶禮院中,推行策勵工作,因為可幸的是,生活可以繼續下去,而青年需要喜悅與希望,以及每一天讓他們積極生活下去的理由。我們必須考慮,如何栽培學校教師及職業訓練所的導師。感謝天主,我們不再孤獨,一些平信徒已開始投身於這項使命了。

我們知道,這些微小的工作累積下來,便能讓數以千計流離失所的人們,重拾尊嚴。我們也意識到,自己不是孤獨一人,有數以百計的人們,當他們得悉這個消息,並明日它的內涵時,便會樂於親身前來參與,或在海外協助這些事業。

這是為什麼我要與你們分享,並為什麼一開始我便說,鮑思高透過他的神子 ─ 鮑思高慈幼會士,來到了帕拉貝克的原因。而主耶穌也在帕拉貝克流離失所的人們中復活起來。因為這些在世上「被遺棄的」人(被我們的暴力與惡行所拋棄的)人,能繼續感受到他們為天主所愛。祂以千萬種方法,呼喚我們採取方法,建立一個堪當稱得上人道的文明。一個只能建基於正義,並讓每個人有尊嚴地生活的人類友愛文明。這文明是可能,並應持續下去的。

願帕拉貝克永遠保持笑容。祝大家復活節快樂。

標籤

about 總會長訊息:帕拉貝克的復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