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鮑思高慈幼協進會中華會省

臺灣區2017年度會員大會暨培育講座花絮

盧華中心  陳增添

今年會員大會由聖若瑟中心及亞歷姍達高思達中心聯合主辦,於2018年3月10日在台南教區後甲聖母進教之佑堂舉行,與會團體有聖若瑟中心、亞歷姍達高思達中心、鮑思高中心、盧華中心等,慈幼協進會中華會省台灣區省副會長楊景明兄弟,以及台灣各中心的神師均有蒞臨指導,還有遠從香港蒞臨的貴賓:母佑會修會代理謝錦芳修女,以及慈幼協進會中華會省省會長林木容姊妹。大會由楊景明省副會長致詞揭開序幕,母佑會修會代理謝錦芳修女致詞後,陸續由各中心會長(代表)輪流上台作2017年度的會務報告,以及匯報2018年度工作計劃,各中心都有豐碩成果及新年度的規劃願景。

今年的培育講座有幸邀請到聖若瑟中心修會代理黃建軍修士講授。黃修士以「我們要把主耶穌基督的光與愛帶到世界各地」為開場白,並以ㄧ曲「聖母歌,讚美人類之后」帶入培育的氣氛。培育內涵分為幾個部份:黃修士首先傳達教宗方濟各2016年頒佈的勸諭──《愛的喜樂》,願家庭得享慈悲與融和,說明我們要以「家」開始施愛,護守家庭的方法是一切以「愛」開始,因為家庭是天主所祝福的。要關心家庭中青少年,不可任由他們沉迷滑手機。現今拜高科技之賜,幾乎人人「機不可失」,許多人沉迷其中,就連大人走路、上下樓梯都會滑手機;曾有報道指某大老闆因滑手機而摔下樓梯身亡,亦有小學生因迷上手機遊戲被家長阻止,而負氣在學校墮樓傷亡等事故。所以我們要教育家中青少年學習正向發展,勿分心誤了正事;教宗方濟各也呼籲教友及神職人員在參與彌撒感恩祭時不要滑手機或照相。

黃修士亦簡略宣講會祖鮑思高神父的生平事蹟:九歲時,他在夢中得到了天主的啟示,將一生為教育青少年而工作;當他晉鐸後,便以教授教理開始他服務青少年的使徒工作。由於會祖一生奉獻於上主,以他的慈愛,於1859年創立專門照顧青年的慈幼會,其後又創立母佑會,以及關懷青年的慈幼協進會;現今,這些團體仍繼續以「理智、宗教、仁愛」,在青年中實踐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我們協進慈幼會士應好好效法會祖鮑思高神父關懷青年的精神。

今年培育講座主題是2018總會長范達民神父的贈言──「讓我們培養聆聽及陪同的藝術」。黃修士以《若望福音》第四章,舉撒瑪利亞婦人取水的章節(「先生,給我這水吧!」)為例,指出耶穌與這位取水的撒瑪利亞婦人相遇,發生的事帶給我們啟示:聆聽是要關顧他人心中的掙扎、軟弱、喜樂、痛苦和期望。讓我們向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庭生活投以關注的目光;讓我們確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很多正面事物,需要透過關注他人而向他人開放,將聆聽、反省以及耐心工作把正面元素帶出來。「聆聽」會引發我們透過工作中的接觸,確切了解今日青少年的需要,例如他們遇到的疑惑、難題、危難、衝突和焦慮等,讓青少年來接觸我們,尋求我們的陪伴,因而紓解壓力。我們要藉著聆聽,以及關顧與陪伴去瞭解青少年,協助他們走向良好發展的旅程。

繼黃修士精闢的演講後,大會也邀請到慈幼會薛井然神父介紹「慈幼聖召運動」。薛神父分享自己的聖召神恩,薛媽媽也蒞臨會場,令大家非常羨慕又感動。薛神父呼籲更多的青年,勇敢及慷慨地回應天父的邀請,以修道或神職的身份,為青年人獻身服務。慈幼會神父或執事都以提升人性發展與信仰培育,作為他們日常工作中的任務,特別在宣講福音與施行聖事的過程中,彰顯出他們作為基督善牧的標記。以上謹是黃修士與薛神父在培育課程中精闢演講的片段分享,當天課程內容令與會者都受益匪淺。

今年感恩聖祭由台南會院院長黎明智神父及台北會院院長鄭泰祺神父共祭;盧華中心兩位望會員(楊淑華姐妹及楊姚虹姐妹)在彌撒禮儀中許諾入會,全體出席會員亦舉行了重申許諾的儀式。其後,母佑會修會代理謝錦芳修女為中華會省台灣區代表史景輝弟兄行派遣禮,以及為盧華中心第二屆新任幹部行派遣禮。最後,大會為感謝林木容會長協助台南成立「慈幼鮑思高慶禮院」籌募經費,特別頒發感謝狀表揚。

培育與感恩聖祭後,林木容會長除了分享她在香港的牧靈心得外,她亦與黎明智院長、鄭泰祺院長及王麗萍修女陸續講評。神長們先後異口同聲地感慨今年各中心出席率偏低,期待並呼籲協進慈幼會士們本著初衷,對教會團體的召喚時,要存著「我願意」的心態,盡量配合任務需要,奉獻一己之力。希望大家有共同參與的精神,團結、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讓我們共同向悅樂上主團體共同的目標邁進。

今年大會暨培育活動能順利圓滿完成,要感謝主辦單位的精心籌備和細心的交通安排;另外亦感激史景輝會長帶領協進慈幼會士們,在慈幼工商餐飲科教學餐廳充當廚師,提供豐盛美味的午餐及晚餐,讓與會者度過歡愉喜樂、恩寵滿滿的一天。晚餐後,神父降福眾與會者,活動圓滿結束,大家期待明年再相會。

標籤

about 協進會台灣區2017 年度會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