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贈言簡介(三)

編輯室譯

  1. 世界上的傳教士:生命的傳教士

正如我們之前所述,這禧年與另一件事並行發展,那與今日世界中慈幼家庭的起源有關。讓我們再次堅定且確信地重申:如果沒有聖神從一開始就激發的傳教熱情,組成今日慈幼家庭這棵大樹的任何成員及組織都不會存在。

本次禧年標誌著1875年,鮑思高神父首次派遣傳教士的150週年,當時的傳教士是要到阿根廷去。

2025年禧年慶祝活動賦予我們一個有利的機會,來「認識、重新思考並重新啟動 」:

- 認識:我們感謝天主賜予傳教聖召的禮物,這使得鮑思高神父及其慈幼家庭的後代能夠在136個國家接觸到貧窮和被遺棄的年青人。

- 重新思考:這是重新思考和發展慈幼會傳教工作願景的機會,以應對新挑戰和觀點,從而引發新的傳教學反思。

- 重新啟動:我們不僅擁有值得記憶和感恩的光輝歷史,也有值得完成和撰寫的偉大故事!我們以傳教的熱忱和更新的熱情展望未來,努力接觸更多貧困和被遺棄的年青人,讓他們能夠懷著希望生活,擁有真正的生命意義——一個在天主內的生命。

「認識、重新思考和重新啟動」這三個動詞點燃並滋養了希望,推動我們邁向新的傳教前沿,特別是接觸最貧困和被邊緣化的年青人。

然而,「認識、重新思考和重新啟動」並非簡單的樂觀之舉,而是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行動。即便在宣揚福音的過程中遇到擔憂、恐懼和困難,耶穌基督仍與我們同在。

這些行動滋養了希望,推動我們邁向新的社會文化、數碼和地理前沿,使我們成為他人,尤其是最貧困和最需要幫助的年青人心中的一盞希望之燈。今天,我們被召喚成為真正的「生命傳教士」。

  1. 轉化為具體成果的禧年與傳教的希望

教宗方濟各在2025年禧年公告中說「時代的徵兆,包括人類內心對天主拯救的臨在的渴望,應成為希望的徵兆」,並邀請教會(包括我們作為教會的一部分)在這個禧年與傳教年中致力於成為具體的希望的徵兆。

這些希望的徵兆體現為以下目標:

- 和平:將希望轉化為和平,將和平帶給這再次陷入戰爭悲劇的世界。

- 分享生活願景:懷著充滿熱情的生命展望與他人分享。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能不為希望的社會契約做出貢獻。

- 幫助困苦者:在這禧年中,我們被呼召成為處於各種困境中的兄弟姊妹的希望徵兆。

- 關懷病患:為在家中或醫院中的病人提供希望。

- 關懷年青人: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我們絕不能讓年青人失望……讓我們以更新的熱情,關心青少年、學生和新婚夫婦;接近年青人,因為他們是教會和世界的喜樂與希望!」

- 關懷移民與孤獨的長者:為他們帶來希望的徵兆,特別是對那些感到被遺棄的長者。

- 扶助貧困者:教宗請求我們將禧年的希望化為具體行動,幫助成千上萬無法獲得基本生活所需的窮人。

教宗邀請我們——我們也將這邀請化為己任——以望德為根基的生活。因為望德與信德和愛德一起,構成了基督徒生活的核心,但更重要的是,「望德是一種內在引導和目標,使信徒的生命充滿意義……我們需要『富於望德』」(參羅馬書15:13)。在這禧年中,我們希望並必須與年青人一起這樣做,作為慈幼家庭的一部分,讓我們能以更真實、更吸引人的信仰見證,甚至是我們不完美的信仰,讓「每個人能夠以微笑、友誼的舉動、善意的目光、傾聽的耳朵或善行,成為別人心中希望的豐富種子」。

願瑪利亞——主的母親、教會之母暨我們的助佑者——陪伴我們走過這段旅程。

(全文完)

標籤

about 2025 年贈言簡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