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鮑思高青年村教育團體年度大會
A.I. 世代的牧民工作
Jacky
身為慈幼會轄下的團體,無論是在營地活動、校園輔導服務,還是日常的信仰培育中,我們始終秉持初心,為青少年的未來努力,引領他們認識生命中的真理,找到天主。
19世紀,鮑思高神父眼見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時代變遷對孩童、青年與家庭造成嚴重的破壞,毅然打開了華道角的大門,照顧貧苦無告;時至今天,各位鮑聖的追蹤者又能看到什麼呢?
現今,我們只需揮動指頭,便可以將訊息跨越時空發送至地球另一端;也能透過A.I.去輕易完成指定和複雜的任務:搜尋並整合資料、製作簡報、複雜的研究、科學的計算、仔細教學、影像創作、耐心傾談、身體狀況問診等,你與我都能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
2025年6月3日,我們三個主要部門:慈青營 鮑思高青年村機構|華道角 • 青年及家庭教育牧民中心/慈幼青年牧民辦事處|學生輔導服務 鮑思高慈青營協會,齊聚一堂,就著不同議題作出分享:A.I. 科技的發展趨勢、學生與家長在家校使用網絡與 A.I. 的情況,以及面對資源不足、難以使用相關科技的家庭的應對之道。
中小學生的日常,已深受A.I.的影響,例如只需輸入問題,手機即可一鍵生成習作或功課的答案;有些小學生因擔心父母的不理解或指責,選擇向A.I.分享心事並尋求建議,而父母未能即時回應孩子提問時,也會依賴 A.I.協助解答。至於因資源不足而未能有效使用科技資源學習的學童,長遠而言可能對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來到2025年,的確可以感受到 A.I.已走進我們生活當中,對此你可會感到未知,對它的能力也感到驚嘆與恐懼?我們在工作的熱誠和所得的意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獨立思考、判斷是非也要被 A.I. 取代了嗎?
新任教宗良十四提到,A.I .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是當代社會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直接影響到勞工權益與人類尊嚴。A.I.比起二百年前的機器,更無孔不入直指人類生活每一個細節。如果人類將生活工作交給 A.I.,不僅會再次大幅度取代人類勞動力,更可能侵蝕我們的判斷和思考的能力。加上網絡年代及大數據演算法的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可能都會被 A.I. 演算預測或判斷。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的資料可以都是被演算所得出的結果。最「了解」青年人可能是電腦中的數據。電影情節也許並非那樣虛構和誇張,我們要透過它去認識青年人和自己嗎?
「瞎子豈能給瞎子領路?不是兩人都跌在坑裡嗎?」──路加福音6:39
好好善用科技能夠造福人類,但當我們未知所以,貪圖方便胡亂使用,我們就如同找瞎子帶路。
機構總幹事楊神父,特別提醒每一位,我們正正活於這個矛盾時刻。事實上,遠離網路演算法與大數據並不容易,但作為青年人的同行者,我們更不能放棄青年人,要讓他們知道這些推算、預判、統計不是世界的真理,也不能取代我們是天主子民的價值。在這「希望之年」,讓我們「以堅定的望德,與青年一起踏上朝聖之旅」,在這個 A.I. 時代中,以望德帶領青年人,找尋好方法走上人生天國成聖的道路,與我靈取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