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社會傳播系統

從聖人而來的靈感

潘銘智

經歷近乎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很多人來說,男女老少,運用資訊科技已不會感到陌生,而且林林種種的電子通訊產品、電子平台和軟件,使我們在電子世界的活動已超過以往收音機和電視的年代,只著重接收資訊或娛樂。現在,人人都可以是接收者,同時是訊息的創造者和傳播者。譬如一個簡單的「轉發」功能,我們可以把剛閱讀過的資訊即時推介給過百位朋友,更不用說,今日不少青年隨時打開直播功能,向世界表達自己。

資訊科技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亦有一定的複雜性,引發我們深思反省有關「社會傳播」的課題。在2021年的《家庭通訊》,都會刊登一篇涉及這範疇的文章。

  1. 鮑思高神父:他的榜樣與遺訓

在慈幼神恩之下,我們經常提到「青年牧民」,偶爾講及「(海外)傳教」,其實還有一份,鮑思高神父提醒這是「慈幼使命裡重要的部份」,就是「社會傳播」。

鮑思高神父樂於且善於與人溝通。他願意臨在於人群中,與人建立親切友善、能換取信任的關係,並在這關係之上,開展傳揚福音、拯救靈魂的工作。再者,我們可以回想在華道角慶禮院,鮑思高神父利用不同的傳播渠道(如:遊戲、音樂和戲劇),又生動地講故事,安排莊嚴的禮儀,來建構一個喜樂並滿載福音價值和訊息的環境。

然而,鮑思高神父的教育福傳工作並不限於慶禮院的牆內,尤其透過出版書籍將其影響力擴展開去,他稱之為「傳播良好讀物」。鮑思高神父編輯及親筆撰寫的書目有403項,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為教導青年度一個喜樂的信仰生活而撰寫的《青年袖珍》,通行意大利全國,直至鮑思高神父在1888年逝世前,已多次再版超過一百回,另外,還有一系列的小冊子名叫《公教讀物》,以顯淺的文筆講解天主教教理,推廣熱心敬禮,以保護及支持民眾的信仰,當時在教友間廣泛傳閱。

  1. 聖方濟沙雷氏:熱誠的牧者和作家的主保

另一位我們不能不提有關慈幼神恩的聖人,就是聖方濟沙雷氏。教宗庇護十一世在1923年宣布他為記者和作者的主保。這位熱誠的牧者服務的地區以基督新教徒為主,起初沒太多人留意他的講道,他便手抄自己的講道製作成為傳單,這些傳單大量地派送開去,也在群眾間傳閱。透過這些闡明教會道理的傳單,不少人再次回到天主教會中。

*****

疫症肆虐期間,彌撒、善會和不少活動都取消了,但絕沒有休息的時間,我反而把注意力投放在學習新時代的資訊科技,將教學、活動和禮儀移到網上平台,也協助製作了不同主題的短片。

鮑思高神父和聖方濟各沙雷氏對於傳教救靈的熱誠和對信眾的愛德關顧,使他們以創意的方式,排除萬難,以傳播工具作教育福傳的工作。他們的精神和榜樣啟發著我們慈幼家庭內每一成員延續這「社會傳播」的使命。

標籤

about 慈幼社會傳播系統:從聖人而來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