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

我最欣賞鮑思高神父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他的預防教育法,在理智、宗教和仁愛的氛圍下,孩子一定被轉化成為受教一族,所以在宿舍中大力推廣這教育法。首先,在開學之初,已與舍家長們以愛為主題,一起在愛內努力去感染寄宿生。

人心渴望愛和被愛,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定律,就如:冰遇熱而溶化,爉遇火而熔解,人的心被愛感動就會充滿平安和喜樂,這是受教的心態,樂意讓愛者:去雕塑,去培育,去陶造,成為一個有志氣、有意願和有夢想的人!

愛!不單用心也要用腦。用心去感受彼此的關係,共聚的溫暖;用腦去營造愛的具體行動。為對方目前的需要,將來的準備,這就是教育,使對方健康快樂地成長。

最重要的一環是孩子(宿生)心靈深處對自己的期望:別人關注自己的成長,除了身體的需要,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滿足之外,對自己所言所行所表現的,得到別人的欣賞稱讚,自己對自己感到滿意並體驗到自己越來越懂事,在智慧和行為上不斷進步,對自己的滿意就是一種內心的力量,推動他們前進。

生命是一個旅程,不斷前進的旅程,童年是十分重要的一段人生旅程,是人生的基礎,成長後發揮最大影響的旅程。我們就是陪伴孩子經歷這個重要行程的人,我們每一位都是孩子的重要人物,伴隨着他們走上這影響他們一生的旅程。我們的任務十分重要,是他們的快樂童年的建造者,幫助他們除去童年陰影的治療者,協助他們打好未來生命的基礎。既然我們的工作是如此重要,究竟如何達成這重要的任務呢?

「愛」就是走入心靈的捷徑,你愛他們嗎?肯與他們建立正面而良好的關係嗎?你的說話行動會使他們愛你或怕你呢?你如何建立他們的自信呢?如何讓他們喜歡你,正是因為你令他們能欣賞自己。你如何讓他們發現自己富有潛能,而對自己的將來充滿希望和憧憬呢?如此一來他們會受你影響更發憤向上,在學業與人際關係上不斷進步,這就是愛的擴散力,是一股強大的正能量。怎樣讓「愛」發揮它的偉大力量呢?以下是「愛」的具體行動和心態:

含忍:人的成長,是從混亂走向秩序、在衝動中找到寧靜安定、在錯誤中學會反省、在歡樂和悲傷中感悟生命的真義。作為孩子的生命陪伴者,就要滿含着愛去忍耐,去等待,在每個恰當的機會中,給予他們成長的智慧。忍耐是我們最需要的心態,在含辛茹苦中,靜觀他們的行動(如果不會導致危險的) ,考量他們的動機,明白他們的需要,設法進入他們的心靈,去滿足他們的期待。你若能走進他們的小心靈,了解他們的需要,並去配合他們的要求,或更好說領導他們踏出一步走上成長之路。這是你對他們的愛已進入更深一層,更使他們對你的愛無條件地開放。這正是陪伴者成功的第一步。以下是一個具體的例子: 一位活潑可愛的孩子,因父母的離異,而進入我們的寄宿學校,起初以惶恐的心情觀察四周,尤其是舍家長的態度,沉靜而斯文的他,竟一下變成活躍而調皮的孩子,而且還去挑釁其他的孩子。舍家長不但驚訝,而且感到不耐煩。晚上,當所有孩子安睡後,見那孩睡不著便請他來傾談,這次交談使兩位豁然開朗,彼此進一步了解對方,而有所協議,孩子漸漸安靜下來,也把心放在書本上,原來孩子是聰明乖巧的, 十分合作,她輔助舍家長把宿舍弄得井井有條,有秩序,守紀律。愛產生作用了,交談的次數漸漸減少,因為彼此已有共識。這位宿生畢業後,仍然與舍家長保持聯繫。

愛,不但要含忍,也要等待,真愛永遠是贏得孩子的最佳禮物。

方法 —:等待不是無了期的,忍耐也要有方法使孩子不斷進步。形成進步的主要方法,是開發他們的理智,使他們明白不能時常順從自己的心意,也不能依照自己情緒導向而行動,要學會反省,自制。讓他們體驗「成長 」是內心對自己的滿意的體驗,也使身邊的人開心,這份喜樂比任性更有價值,更有滿足感和成功的快樂。

達成這一步的方法是交談,使孩子明白自己任性的行為影響別人,破壞群體秩序,每次有搗亂情況,就要他們反省,讓他們了解,要自制地使自己的行為納入正軌,這要靠自己努力,當他們有進步便要讚賞及鼓勵。但必要訂立時間和程序,規定宿生要自愛及尊重別人。

預防方法—要即先訂立規矩,讓他們清楚知道如何配合守規和犯規的後果。並給予反省的機會。

我們要緊記:「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孩子是要教育才能成長的,教育就需要方法,更要求忍耐。

當我們以含忍走近宿生,與他們建立了關係,使他們知道你對他們的要求,是為了他們好,更為家舍建立融洽的氛圍時,他們便樂意遵守宿舍規矩,而且幫助舍家長維持宿舍規則,因為他們是喜歡有規律的生活,有秩序可依從,便可專心求學。見到自己有進步,內心的喜悅更催促他們守秩序。這是建立宿舍成功的第一步。

這階段舍家長和寄宿生的關係保持良好,各盡其份使生活和諧,宿生之間也和氣共處。要進一步使宿舍中的各人更投入,就要進入另一個階段: 愛是慈祥的,在各種慶節或宿生的生日會中,給予他們貼心的禮遇。如: 在小目標的頒獎前,舍家長的給分是公平的而使宿生們心服口服,也可彼此給分,而建立他們之間的友誼,禮物可自選,或讓他們有所驚喜,務求提升家舍中的歡樂的氣氛。

慈祥的形象是建立在公正而恩慈的行動中。宿生有犯錯,必先有規範來糾正,所以鮑思高神父強調,先要公開所有規則,務求使人人明白,什麼可做,什麼是禁止的,宿舍的時間分配有靜有動。若有犯規,先必警告,仍犯就要執法處罰,又要觀察宿生是否有悔意,可把罰則減少,但要對方明白,舍家長是恩待他們,知悉他們會改過。千萬不要偏幫犯規者,或因偏愛而減輕懲罰,會招其他宿生嫉妒,愛不容偏心,更不因嫉妒而破壞關係。

愛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這是家舍的重要發展時期,要領成績好,品行佳的宿生作其他同學的好榜樣,建立大姐姐,大哥哥的模範,大的幫助小的孩子,懂事的幫助未成長的,使他們和諧地建立美好的友誼,彼此尊重,互相幫助,更要以禮相待,謙虛和氣地服務。

當有問題發生時,舍家長以客觀的心態,為他們主持公道,解決困難,使他們明白是非黑白,這正是學習做人處事的機會,千萬不要放過,在錯誤中孩子學到正確的,「真不能假;假不能真的道理」。但作為師長、社工必須公正,不求己益也不輕易動怒。即不懷私心,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小心靈十分敏銳,他們的心透悉一切,若因成人的判斷錯誤、發脾氣、失忍耐,以假亂真,以不公義的說話行動來壓服他們,必定遭到反抗,他們受不了被寃屈,這會破壞一切已建立的良好關係。而且他們年少氣盛,無懼權威,若迫他們成為反叛一族,就難以收服。所以一定要小心處理爭執的問題,時刻遵從真理,公平公正處事,以理服人,才能獲得人心順服。退一步,海闊天空,要給予孩子時間和機會去平靜,去反省,忍一時風平浪靜。這是我們教育孩子的藝術。

其實,教育是心靈的事,教育者是人性薰陶的藝術家,他們與孩子相處必須擁有以下的內涵,才能成為心靈的藝術家: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永存不朽。教出一位真正有良心有善性的人,使他在世上成為頂天立地的正人君子,真是偉大的工作!

標籤

about 教師心語:用愛走進寄宿生的心靈